總算把皇祖盼走了,李象忙不迭的跑去顯德殿,貼到了父親懷裡。
李承乾撫著兒子發頂,他一直覺得自己是現代人,無論是思想還是見識都遠超這個時代,蔑視這個時代父母將兒女當做工具的思想。
父親今日的一番話,讓他自慚形穢,因為他在不知不覺間安排了他人的人生,將他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了別人,卻沒有問過被他安排的人想不想要。
“象兒,阿耶教了你這麼久,卻從沒問過你將來的志向,將來長大,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象眨巴著眼睛看向父親,道:“阿耶希望兒平安一生,兒將來就做一個富貴閒人,關起門來不惹事,娶妻生子,像阿耶敬重母親那樣敬重妻子,疼愛兒這樣疼愛自己的孩兒。”
李承乾道:“這是阿耶的希望,不是你自己弄希望,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象道:“兒方才說的,就是兒的將來的希望。阿耶教導兒這麼久,兒沒之前那麼蠢笨了。李欣是四叔和叔母嫡出,兒只是阿耶同試婚婢女生下的孩子。別人叫兒皇長孫,只是因為阿耶是太子。阿耶疼愛,兒得以被悉心教導。可兒心裡清楚,兒的出身是為人不齒的。皇家尊貴,可長安的權貴太多,兒在權貴眼裡,根本不值一提。”
李承乾皺了皺眉,這孩子怎麼被他教的自卑了?
“出身不是你的錯,阿耶從未看輕你,外人鄙夷的出身,也終究是無關緊要的外人。那些鄙夷庶子出身的人,自己造出一堆庶子,甚至自己就是庶子,承受身為庶子著苦難,製造一堆庶子繼承繼承他的苦難,還要在他人的苦難上落井下石。這種人最為可悲和可憐,你要是為了他們的眼光去自卑,實在是太不值了。”
李象道:“兒不是自卑,是自知之明。阿耶同阿翁談話,有時不避著兒,兒能聽懂一些。皇家的孩子要有建樹,背後少不得士族的支援。很多皇子,母族是士族,娶妻是士族。兒的出身,就算將來娶了五姓七望女,也一樣為人不齒。沒有依仗,一身天縱奇才,就是禍患來源。”
李承乾將兒子攬入懷裡,道:“對不起,若阿耶早些想清楚這些,就不會讓你承擔這些苦難。”
李象登時就不樂意了,摟著父親脖子,委屈巴巴道:“有阿耶,那些都不是苦難。從前兒羨慕李欣和其他幾位叔叔,或被阿翁疼愛,或被師傅們器重,可現在兒不羨慕了。他們努力唸書,小心討好,只為了得來尊長一個點頭。可兒不需要,兒只要不做錯事,阿耶隨時都會對兒笑,抱著兒,陪兒玩鬧。兒捱了阿翁的打,阿耶為了給兒請御醫空手握白刃,甚至在阿翁面前打四叔一頓。阿耶給兒的一切,已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不來的奢望。”
李承乾拍拍李象背心,他不過履行了一個父親的職責,就能讓李象感恩戴德至如此,多麼好滿足的孩子。
“好,象兒志在此,為父自會為你安排妥帖,保你一生安穩富貴。”
有這個心態,哪怕他不揹著謀反的名,李象也礙不著九五夫婦什麼事情。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生了殺心,李泰不能上位,貞觀十七年他若大限將至,李泰就非死不可。
“阿耶明日上朝,早起鬧的你也睡不穩,回宜春殿去歇著吧!”
李象不太情願,卻還是從父親榻上下床,一步三回頭的出了殿門。
李承乾鬆了口氣,李象這裡問清楚了,現下就是蘇氏以及他和蘇氏的孩子。蘇氏出身關隴貴族,他們的孩子又有嫡長子的名分,若他們不願意平淡一生。
罷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保他力所能及的人或事。
早朝,眾大臣方才落座,張阿難上前宣讀詔書,著命太子李承乾全權操辦吐蕃來朝一事。
李世民登基之前做過尚書令,故大唐王朝尚書令一職始終空置,李承乾是太子不可能封一個尚書令,但李世民直接將尚書令的官印給了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