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說的是真的,不唬你。”
老闆又來畫餅了,退一萬步說,這個餅是真的,他現在和蘇氏生一個嫡子,這個孩子截止貞觀二十三年也才十歲,大唐皇族的皇位角逐廝殺的血腥程度,完全可以預見這個孩子的下場。
“陛下,這就是您的賞賜嗎?”
當然不是,可眼下李世民也不好否決,只點頭道:“總好過你那個流放嶺南的賞賜,你好意思提出,你阿耶不好意思給。”
“陛下這個賞賜,臣不能要,陛下若執意給,臣也只有拒不接詔。”
李世民道:“上次的事情,阿耶知道你心裡頭不痛快。你要實在憋得慌,阿耶陪你打一架。”
“臣嗎?”
李承乾指了指自己的臉,得益於他穿來以後兩年多夜以繼日的鍛鍊,調整飲食結構,現在他這副身體康健,但絕對達不到跟父親動手的地步,當人形沙袋嗎?
李世民點點頭,道:“上次你在甘露殿和青雀動手,阿耶就看出來,你想直接跟阿耶動手,現在阿耶給你這個機會。”
李承乾推了一盞茶給父親,道:“陛下,您心裡頭不痛快,想要把臣打一頓出氣,您直說,不用這麼拐彎抹角。”
李世民:……
“阿耶讓著你十招。”
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讓十招他也是人形沙袋。再說了,跟父親罷工抗議的後果他擔得起,跟父親互毆的後果他真的承擔不起。
“臣明天就去上朝,陛下沒什麼事就請回吧!”看父親的目光,似乎還要繼續糾纏,李承乾趕忙道:“密詔臣不要了,您的賞賜臣也不要。”
他們之間隔閡太深,李世民不指望李承乾一時之間放下芥蒂,便不再糾結父子之情。
“吏部考功司組織制考,高明可有看法?”
李承乾思索片刻,士族和寒門,後者是前者的沒落,前者是後者的榮光,二者互為表裡,實為一體。只有極少數透過科舉走向仕途的庶民,這股力量太過薄弱。
這樣的社會架構貫穿整個大唐王朝,上層的調整很難動到根基,真正要瓦解這一局面,就只能從經濟基礎入手,改變社會架構,且由下至上主導的社會架構的變革,都是一場政治的腥風血雨。
幾千年來,從上層改變到底層架構的只有商鞅變法,也僅此一例。商鞅變法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於於當時極低的生產力,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的經濟政策很快完成了底層社會架構的變革,剛好與商鞅設計的政治制度相契合。新興的大唐王朝,不具備發起底層社會架構的變革條件。
“關隴、江東、山東幾大士族根據各自的勢力,分配在朝廷上的席位,陛下這一朝他們相對穩定。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制考,選拔出來的人才,很多是這三家所出,臣也沒什麼好的建議。”
李世民有些失落,低頭抿了口茶水。
“陛下若能活個百二十年,主政大唐,臣也是長壽之人,臣還敢拼出這條命,效仿商君,為陛下獻策。可惜人生苦短,秦漢至今也沒哪個皇帝活過百年。陛下縱有百二十的壽數,臣也不是長壽之輩,不能長伴陛下左右,為陛下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