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權灰頭土臉的下了擂臺,看了看兩位同門,哀嘆了一聲,卻沒有言語。
兩人也沒有出言安慰,因為對於武者來說,寧挨硬拳,不聽軟語。
其中那個虯髯男子,看了陶陽一眼,便飛身躍上了擂臺。
“陶陽,休得猖狂,龍象門王剛前來領教。”
這男子看樣子不過三十來歲,生得虎背熊腰,人高馬大;一雙圓眼閃著精光,滿腮的濃須讓他更顯威風。
陶陽明白之所以是曾權先上,顯然是曾權的武功修為在三人之中最末,而自己在擊敗曾權後,此人還敢上臺來,顯然也是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
陶陽也不答話,揮手一劈,一道真氣如利刃便斜劈而去,直取王剛。
王剛冷哼一聲,閃身避過,同時一掌拍出,一道雄渾無儔的掌力壓向了陶陽。
他所使的掌法與曾權一樣,都是龍象門的絕學,“龍象神掌”。
但他使出來,卻和曾權截然不同。
曾權的掌法變化如龍,威勇如象;而王剛的掌法如同永珍奔騰,勢不可擋。
陶陽身負“十力神訣”,如何會在力量上被人壓下,直接一掌擊出,強橫的爆發力瞬發而出。
兩股力量擊在一起,擂臺上的木板紛紛碎裂,四散而出,一眾武者嚇得連連後退,但卻還是被木塊打得生疼,有的甚至是掛了彩。
只有曾權和另一名龍象門武者相安無事。
兩人定眼往臺上一瞧,發現陶陽和王剛各使強招,遙遙相鬥,一時之間竟是勢均力敵。
曾權身旁那白麵人面色不禁微微一變,實在沒有想到陶陽的力量竟與王剛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好手段!”王剛喝了一聲彩,隨手便出招攻上。
陶陽則冷哼一聲,以鐵掌迎上,一時之間,兩人竟完全如在鬥力一般,對掌連連,每一掌相擊,都有殘破的真氣四散而飛,激得臺上灰尖與木屑飛揚而起。
眾武者見狀,無人敢近前觀望,生怕被兩人鬥掌的餘波所傷及。
而臺上兩人都顯然都想以力勝過對方,也不使花巧的招式,只用雙掌輪番互對。
這根本不是在比武,完全是比拼內力。
王剛認為自己年齡比陶陽大,所以真氣一定勝過陶陽,比拼內力,絕對對自己有利。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幾掌過後,兩人仍勝負未分。
而且陶陽不但沒有絲毫敗相,反倒越戰越勇,一掌強過一掌。
王剛則覺得兩人的對掌,從起初的勢均力敵,到現在覺得手臂有點發麻,再到手掌生疼。
王剛覺得再這樣下去,也就只需十幾掌,自己便會被陶陽震傷。
想到這些,他連忙撤掌變招,想以龍象神掌的變化來與陶陽周旋。
陶陽卻憑藉敏銳的洞察力,輕易看破了王剛所想,在他變招的同時,立刻揮出罡掌欺近王剛,將他完全籠罩在自己掌風之下。
王剛失了先手,只能轉攻為守,緊鎖門戶。
但陶陽的罡掌卻越來越快,王剛雖然門戶封得很死,但卻仍被逼得節節後退。
陶陽卻不依不饒,罡掌如狂風驟雨般攻向王剛。
又過了三十餘招,陶陽突然利用身法,竟似化成兩個人一般,一個攻左一個攻右,本已力怯的王剛,更是左支右絀。
情急之下,他不禁大吼一聲,左臂劃招成圓,擋下陶陽的進攻,右掌全力擊出,只盼來個兩敗俱傷。
他右掌擊出,身上的空門已大露,陶陽完全可以拳或腳,破掉他的招術。
但陶陽卻沒有這麼做,而是也擊出一掌迎向了王剛這一掌,雙掌相擊,如同一個炸雷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