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如此,竟是如此。我等在朝中聽聞薛元帥一再敗於樊將軍之手,倒是十分詭異,如今聽了樊將軍那麼一說,我等明白了,明白了。”那人竟又繼續開口,可這後面的話,聽得很是叫人不舒服。
“既是明白了,那你就說說,你明白了什麼?”樊洪是剛降大唐的降將,縱是覺得那人的話不妥,但此時亦不好開口,可顏元開口問了。
那人一愣,沒想到顏元會問,隨之答道:“回公主,臣願想莫不是薛元帥打著主意叫薛丁山薛將軍接班,故而一連再敗,再叫薛將軍拿下寒江關。”
薛丁山再傻也聽出了這話中對於薛仁貴的惡意,待要開口,他旁邊的樊梨花連忙將他拉住了,低聲提醒道:“長卿公主既開了口,定會為薛元帥洗涮冤屈。”
卻是讓薛丁山別插話。薛丁山的目光看向顏元,果見顏元冷笑了一聲,“我在軍中便聽聞朝中因著薛元帥屢攻不下寒江關一事多有流言,眼下聽了這位大人的話,原來那竟不是流言。”
顏元說罷站了起來,“勝負乃是兵山常事,我倒是想問問諸位,在場的誰又敢說這一輩子沒做錯過任何事,一輩子都成功的?”
“且兩軍對壘,戰場瞬息萬變,哪一位又敢說,能步步料定,長勝不敗的?”顏元再問。
“公主所言差矣,薛元帥征戰沙場多年,驍勇善戰,從無敗跡,何以小小的寒江關還久攻不失,連失精兵?”這一次竟是另一位三十來歲的儒雅男子開口。
“哈,我聽著你話裡的意思,當將軍的,打仗不有一直贏,得要多敗幾場,否則要是一直都打了勝仗,突然要是敗了幾場,那就是居心叵測了?”顏元很不客氣地把話說白,而後目光落在他們的身上,“說出這番話來,你們要是寒了駐守邊關,戰死沙場這諸多老臣的心。”
“你們既從未參戰,更未曾上過戰場,只讀著幾本破書,就自以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兵法。小小的寒江關?你們可知寒江關地處何處?有何天險?城高多少?城厚多少?又有多少兵馬守關?何人守關?又是善於何法?”顏元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丟擲,直問得那二人啞口無言。
“半年前,我率五百精兵潛入突厥殺了突厥的兩萬精兵,諸位聽得可是覺得很是引以為榮?”顏元在咄咄逼人之後,話題竟轉到了自己的身上。
“公主率五百精兵於突厥境內全殲突厥兩萬精兵,大唐自上而下,為公主這善戰為榮。”有人上趕著拍馬屁。
“諸位怕是不知,我領這五百精兵潛入突厥之前,提前了三個月準備,先讓人將突厥的地形繪出,再探那兩萬兵馬的行蹤去向,其後制定了相關的潛入路線,如何潛入突厥,又如何在那兩萬精兵的去路上設伏,在短短的兩個時辰內,全殲他們。潛入的方法和路線,我與那幽州軍政上下足足商議了數十種方法,還有相應應變法子。饒是如此,我們於突厥設伏時,都險些功虧一簣,不過是因著一突厥小兵先是騎馬過了抵達了我們的設伏之處,眼看便要動了我們早設下的機關,幸而當時有人當機立斷將那人與馬兒射殺,並迅速著他的屍首藏起,這才叫我們的計劃得以完成。戰場之兇險,爾等以為比之各位在朝堂的爾虞我詐少了?戰場之上,一但有所差池是要喪命,而你們,就算敗了,還能想著法子補救,人死了,還能救嗎?”顏元說到這裡,語氣越發的嚴厲。
“本宮知曉,你們這些文臣,從來都瞧不起武將,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你們覺得武將粗俗,可他們卻站在最危險的地方,眼下你們所享受的安寧平靜,沒有他們在前方浴血奮鬥,你們有這樣的好日子嗎?你們瞧不起人的,偏偏卻幫你們守著這個國家,你們不僅不思報恩,反倒是處處閒著挑刺,卻是要大唐自斷其臂,叫外邦得了便宜,你們就高興了,歡喜了?”
“公主,公主臣等斷無此意,斷無此意。”
那幾個開口的此時被顏元扣了那麼大頂帽子,連連跪下請罪。
“好聽的話,誰都會說。說了什麼不重要,做了什麼才是叫人看得最明白的。”顏元此話一出,那幾個已是嚇得全身發抖了。
“話既說到這份兒上了,我亦聽聞我在幽州主政時,有人參我費糧甚多。正好叫滿朝文武見證,我雖為大唐公主,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父皇母后將摺子壓下,可於孩兒所見,孩兒問心無愧,並不怕查。”顏元提出如此要求,直叫滿堂皆驚!
“還請父皇母后成全!”顏元與李治武媚娘再次請求。李治看向武媚娘,武媚娘道:“我兒想要怎麼查?”
“請父皇母后傳召戶部兵部兩位尚書、侍郎、主事,命其將孩兒自接管幽州兵馬以來所有的帳目都帶來,當朝查驗。”顏元提出查驗之法。李治與武媚娘對視一眼,“準,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很快被顏元要求傳召的相關人員,以及帳本到了太極殿。
“本官接管幽城時,與幽州刺史,前幽州刺史,以及戶部侍郎嚴恆之,兵部侍郎羅益,將彼此幽州的兵馬人數,兵器,糧倉盡數清點入冊,上頭還有我們各字的簽名,彼此一式五份,本宮手中有一份,幽州刺史處有一份,前幽州刺史,還有戶部,兵部,各有一份存底。”顏元正坐而開口,戶部與兵部的兩位侍郎很快將當日的冊子翻找了出來,“存底在此。”
這兩份東西很快傳到了李治與武媚孃的手中,二人看過,又叫諸位宰相過目。
“自本宮接管幽州以來,幽州軍隊人數增減皆有登記,這一年來,朝中發往幽州的糧食共計七十萬擔,而幽州的兵將共計有三萬,幽州這一年有近三十萬擔的糧食收成,共計是一百萬擔糧食,至今為止,本宮可從來沒跟朝廷要過糧。幾位侍郎算算,本宮浪費糧食了嗎?按幽州軍的人數,每人每日每頓所需的基本糧食,就算一人一餐八兩吧。一天兩餐!”
“公主,若是按照這個數目來算,糧食早已不夠。”有那算術好的早給算出來了,弱弱地開口。
“朝廷所拔的糧食按正常的供給都不夠,本宮養著幽州的兵沒要糧,竟還有人參本宮浪費糧食。”顏元說到這裡很是溫和,可卻叫人感覺到她心口那股怒火。
“公主是如何養著幽州的三萬兵的?”這會兒,竟然有人問了顏元這麼一個問題。
喜歡炮灰奮鬥記請大家收藏:()炮灰奮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