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國師的法旨!”
趙靈韻沒有回答,只是忽然提及一事,“父皇可知道,每相隔十二年,四國便會有一次年輕一代的聚首。”
聞聽此言,趙皇越發不解,只是忽然想起一事,“十二年前,你正是因此去了楚國。”
年輕一輩聚首,是當初四國定下同盟的主要條約。起初的目的,在於四國內製度、文化、甚至包括朝堂和江湖都全然不同。因此便讓這些人相互瞭解,知道彼此同為大夏後裔。加深四國聯絡,共抗外族。
只是後來,一個問題也逐漸出現——誰能代表年輕一輩?
故而,但凡出列聚首的,各個都是同輩的佼佼者。
一人,一生只有三次參與的機會。第一次,是年少時,對上一代前輩的展望,也是初露頭角,讓很多前輩看重,覺得可以細心培養。有些出眾者,更是會獲得難以想象的機遇。
第二次,是最為重要的時候,幾乎就是中流砥柱,同時,開始影響未來四國十二年的規劃,乃至國運!
第三次,則是帶著“後輩”前去的“聚首”,身份轉換,已經成了挖掘培養的“前輩”,此後大多也是各國的決策者,甚至守護者。
其中的含金量,不是簡單的用言語能夠表達的。起碼趙皇自己,年輕時候並沒有資格前去。
但是下一刻,趙靈韻的聲音再度響徹而起,卻讓趙皇猛地攥緊了手掌。
“那一次,雲徹也在。”
金崇之猛地轉頭,其眼神中滿是震驚,他甚至沒辦法理清楚頭腦中的思緒,只感覺整個人都眩暈起來。
這個訊息,其實他們不是沒聽過,但是另一個版本——雲徹是從楚國過來,來趙國從軍,僅此而已!
“為……為什麼?他……他何德何能?”趙皇再也無法壓抑住心中情緒,連音調都變了起來。要知道,此前聽到雲徹攻下帝京的訊息,他都沒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
實在是他太清楚,這位女兒所說的“雲徹也在”是什麼意思。
並非是站在外面,如大多數人一樣的觀看者、旁聽者!
而是位列其中!屬於被四國最高層,這裡的最高層不是帝王,而是四國罕見的二品強者……所看重的未來人選!
“為什麼?他何德何能?”
趙皇再度詢問,卻是已經有所失態。因為這便意味著,其早在從軍之前,就列入了很多人的“視線之內”,是四國同盟的“種子”!是大夏遺澤的未來!
可細細想來,雲徹短短十幾年,從軍中微末小卒到三品個人武力巔峰,這似乎……早有預兆。
“雲徹曾在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關於種子齊聚,到底發生了什麼,趙靈韻並沒有多言,而是忽然想起一幕,目中也露出追憶。
迎著趙皇迫切的追問,以及金崇之的震撼,他腦海裡已然出現當年一幕。
大乾、武國、楚國、趙國……
道宗、儒道學宮、武國皇室、武道巔峰者、楚國三氏族、以及皇族姜姓,包括趙國監天閣……
那少年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揮斥方遒八字。
“驅逐韃虜!一統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