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
遠在萬里之外,臨安。
此地作為趙國的新京,十八年來,經過一系列治理,遷入富戶百姓。其如今之規模繁華,似乎已經有了當年的帝京盛景。
宮城內外,禁軍林立。
經過景瑞之變後,趙國越發看重“武力”,但凡宮中內外,所選禁軍,以境界來算,必須是武夫中三品之內的強者。
武夫九品,下三品強身健骨,中三品根據所選功法、武器、乃至自身體質之強弱,才可入軍中的“百人敵”!
而禁軍每十人之中,必定有一位是軍中的“百人敵!”
這也讓雲徹時常感嘆,雖然眼下發生的,和記憶中的靖康之恥的某些變化非常相似。
但是,因為很多客觀原因,也僅僅只是某些脈絡相似罷了。
如今的趙國新都,儼然是真正的鐵桶一塊,要不然,昔日也不會在拓跋王庭的進攻下,逐漸穩定,並且開始籌謀北伐!
畢竟,類似記憶中,南宋被幾次打得南下趕海的事情,可在趙國從未發生。
而此刻,宮城之內。
宣德殿內,一道清瘦的男子坐在龍椅之上。
其身穿錦袍,頭髮也隨意的束著,面容溫和,雙眼平靜,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像是隨意問起。
“算算時間,朕的聖旨,他也該收到了吧?”
而在其下方,左右兩側站著的大臣們,卻是紛紛的大氣都不敢出。
如今的趙國,有左右兩相輔佐,以左為尊。
右相金崇之,掌文事,如今不過四十餘歲,卻列為輔相,其中既有趙皇提拔的恩德,也有自己一路從景瑞之變中崛起的“機遇”。
左相趙宗毅,已然年老,七十餘歲,趙國五姓之一,其先祖曾在諸夏末年,各國征伐之際,扶持幼主開國,這才賜予“國”姓。
而當年景瑞之變時,其更是秉承了先祖之志,從國祚即將滅亡之際,一手扶持當今趙皇登基。趙氏兩度扶龍之功,使得整個趙氏,也已經是臣子的巔峰,更無愧於國姓。
平日裡,趙皇更是對其極為敬重。
除此之外,官場之上,還有一位趙國國師,傳聞後者有‘監天地之變,有鬼神之能’。只是傳聞畢竟是傳聞,再加上其長久不在官場,哪怕是景瑞之變時,也很少出手。
所以趙國臣民,也對其沒有太多印象。
除了這三位之外,趙國官場這些年,如同雨後春筍也湧現出許多能臣,而其中最為讓人關注,乃至讓人震撼的——
便是當今北伐大將軍,年僅二十六歲,立下赫赫戰功,主導北伐。此次大敗拓跋王庭,讓整個東洲天下皆聞其名,如今更是一路向北,眼看著即將要收復帝京的天賜趙國將帥之才——
雲徹!
只是,往日的雲徹有太多太多的光環,其立下的赫赫戰功,更是這些貴戚、重臣的座上賓。
然而今日,氣氛陡然轉變。以往提起雲徹,朝中上下其樂融融,所有人都感嘆這是上天賜給趙國的人傑,有此人,趙國不僅會一雪前恥,甚至也會逐漸的將國力,攀升到最高!現在提起雲徹,氣氛卻彷彿降至了冰點,再無人敢笑著說出其名。
所謂天威難測,或許就是如此。
“怎麼,沒人說話嗎?”就在這時,趙皇再次打破寂靜,百官面面相覷,卻無一人敢再言。
“唉,忠臣難得,良將亦是難得,以往你們都說,此人是我趙國的天賜良將,朕的夢中賢臣。能為朕這個君父分憂,也能為我趙國的百姓擔起護佑之責,其但凡出征,百戰百勝。此次,他卻貿然更改帝令,朕之前說,給其五年時間,只收復四郡,穩紮穩打便好。可卻沒想到,短短一年不到,四郡已經盡入朕之袖中,而其一鼓作氣,更要收復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