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鄉里鴛鴦被,一擲千金為紅顏。
秦淮風月,揚州歡場,這裡,過的是紙醉金迷的生活。
其實,像劉廷元這種,為一個女子一擲千金的事情,在揚州並不少見。
哪怕是處於天災時期,也還是有一些權貴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畢竟揚州,乃是江南第一重鎮,這裡的繁榮由來已久。
相比之下,西邊的陝西外帶秦川、西涼之地,同樣遭受著天災的肆虐,卻和蘇景治下的江淮,是兩幅截然不同的境地。
這邊,江淮的百姓,因為蘇景的原因,至少已經有糧食餬口了,而且旱災已經挺了過去,來年便能從事生產,因為江淮地區已經下雨了。
可是在西邊一帶,卻依舊遭逢久旱,土地都裂開了,百姓民不聊生,而且四處禍亂並起。
最要命的,是轉眼已經十一月,西北早已經迎來了嚴寒。
這個冬天,無疑是白骨累累的一個冬天。
在生存不下去的情況之下,百姓還會遵守君權神授的信仰,繼續忠心於朝廷嗎?
很顯然,不會!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而加入到了反對朝廷的隊伍之中。
就這樣,叛軍形成了,而且聲勢越來越浩大。
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割據了陝西榆林一帶,號為三十六營,眾推王自用為盟主。
這個號稱王和尚的盟主,與高迎翔等人一起,聚眾二十餘萬,一路東進,謀劃著進攻山西。
只不過,山西現在主政的人是袁可立,對於這個口碑極佳的官員,王自用等人不忍心採取特殊的手段對待,並且還希望袁可立能夠一起加入他們。
歷史的程序,終於在蘇景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開始了最大的一個變化。
原本,這支起義軍是要到兩年之後,等天啟皇帝駕崩,才會起義的。
可是因為蘇景的原因,導致江淮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蘇景公開抨擊晉商,揭露了他們醜陋的行徑,然後袁可立被推到了山西……
袁可立官聲極佳,因為他的到來,讓王自用這些人生怕經過他的治理,會讓山西安定下來。
所以,這些人只得鋌而走險,提前起事。
二十萬大軍,開始謀劃渡過汾水,進軍沁水,從而包圍晉城。
可是,他們的想法也太過天真了,居然還想著能勸降袁可立,讓這個當今皇帝的老師,加入到他們的陣營之中。
袁可立自然不應,並且還回信大罵王自用等人枉顧君臣天命,破壞綱紀建設,措辭激烈,甚至還引用了《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詩歌來回應他們。
然後,袁可立將此事上奏。
在奏摺中,袁可立終於忍不住了,對皇帝質問:此陛下之家天下,陛下尚理否?而忠賢之流,上欺天子、下降黎民,堵塞民情、粉飾太平,其罪當誅!
見到袁可立的奏摺之後,正好是魏忠賢想盡辦法,在給袁可立的山西籌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