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夏日,大宋一應軍備齊全,各州府司抽調的十萬精兵齊齊聚集在荊州江陵。
趙老大向李煜下旨攤牌,派使者入金陵府江寧城,招李煜入京。
江南眾臣一言不發,無一人替國主爭辯,李煜和小周夫人坐在上首,聽著使臣宣旨,臉色鐵青。
“大宋皇帝陛下宣江南國主李煜,向來忠孝,固鎮江南,使誠也,今思之慾及,命即刻入京見駕,不失富貴,不可推脫。天命加之,若有盜匪阻攔,朕即派兵護送,使卿無憂也!”
李煜雙拳緊握,閉眼良久,用吃人的眼神望著大宋使臣“無人阻攔,蓋因孤守江南,不能辭之。”
使臣笑著說道“陛下早知江南多權臣,國主言不由衷,臣亦知也,即可遣大軍入境,護送國主面聖。”
李煜身子前傾,目光灼灼的盯著使臣“李雄尚在,朱贇勇武,陳喬守於內,周宗固本,若有民匪鼠賊入境,孤當替陛下掃清寰宇,一蕩除之。”
使臣哈哈哈的大笑起來,也不再和李煜裝模作樣了“國主,不是臣妄言,當年林仁肇,溫暉,顧陵,李雄,韓重登俱在,尚不能敵賢王唐月輕,丟城失寨。如今諸將皆逝,李雄心有怨言,徽州軍煙消雲散,國主哪裡來的底氣?朝廷精銳禁軍十萬雲集江陵,廂軍邊鎮亦有十萬,國主,識時務者為俊傑,莫待兵臨城下,將至壕邊,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煜大怒,起身指著使臣喝道“那就打!來人,將這狂妄無禮之徒轟出殿去,傳孤旨意,開戰!”
使臣被打,回到東京,趙老大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曹彬為主帥,潘美為監軍,賀惟忠為前營馬軍都指揮使,李漢超之弟李漢瓊為步軍都指揮使,依計行事。又傳檄吳越,泉州,令吳越王錢俶揮師西進,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北上,徐州丁渭生病不能行,令其子丁德裕領軍南下,命黃州王明率四萬水軍沿江而下,呂轉忠為徵南轉運使,負責後勤,二十萬大軍五路並進,猛攻江南!
高處恭,王師定,石允,張恆遠,李鵬東皆隨行出征。誓要一舉蕩平江南,統一長江南北!
為了防止遼國干擾,趙老大南征的同時,命已經帶著妻兒回到銀州的定難軍節度使李沂率党項騎兵主動出擊,越過黃河逼近雲州雁門關,派劉廷讓,郭進率六萬大軍坐鎮河北,隨時準備反擊遼國。
十年磨一劍,帶血方回鞘!
戰爭一開始,曹彬,潘美便率軍從江陵南下,李雄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上奏,建議唐軍主動出擊,將戰場拉到宋境,即便戰敗,也消磨了宋軍銳氣,依靠長江天險,還有希望保全國家,李煜疑心李雄有藉機奪兵的嫌疑,拒絕採納李雄的建議,並且說“孤自有長江天險,縱使宋兵百萬,豈不見曹操,符堅否?”
李煜將曹彬比做曹操,符堅,將自己比做周瑜,謝安。期望複製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李雄見李煜不聽,心灰意冷,再不上奏。
宋軍見唐軍並沒有主動出擊,而是沿江防守,大喜過望,黃州兵馬都監武寧謙率兵渡過長江,攻陷了樊山寨,燒燬唐軍糧草軍械,開啟江南防線的缺口,宋軍眾將一擁而上,擊敗朱贇部將全文烈,斬殺數千人,奪取了鄱陽湖全境,曹彬,潘美率領大軍踏上江南的土地,穩紮穩打,一城一寨,步步為營。
徐州當年,丁德裕手下部將,行營左廂戰棹都監田欽祚攻陷溧水,打破長江下游的缺口,丁德裕親自率兵直入江南,南下逼近江南重地潤州。與此同時,吳越王錢俶出太湖,連戰連勝,攻破姑蘇城,亦逼近潤州。宋軍和吳越軍前後夾擊,包圍了金陵府東邊的大門潤州。
李雄在潤州集結兵馬,召集數萬人馬防守,無奈宋軍洶湧,人多勢眾,李雄堅守十幾天後,潤州東城門被攻破,宋軍衝進城內,吳越軍亦從南城門衝進潤州城。
李雄拒不投降,命手下唐軍同宋軍展開巷戰,血流成河,火勢沖天,潤州城成為了人間煉獄,對交戰雙方都是如此,丁德裕親自提刀砍殺,唐軍人少勢孤,最終被源源不斷的宋軍殺散,宋軍包圍了潤州府衙。
李雄坐在府衙中堂的上首,身邊幾十名心腹親信護著,冷冷的撞開衙門衝進來的宋軍。
宋軍各個刀口滴血,眼神不善的盯著他們,李雄不屑的看著這些人,又望了望前方,宋軍分列兩旁,正值壯年的丁德裕手持長朴刀,龍行虎步的走進院子,站在堂下。
李雄看了良久,起身慢慢走到臺階旁,盯著丁德裕,眼中盡是讚歎“中原多俊傑,往日只覺得李繼隆,唐月輕方能與我一戰,今日見了閣下,亦是人中龍鳳啊!”
丁德裕將刀立在地磚上,砸出幾道裂痕來“將軍乃當時豪傑,若是肯歸順朝廷,封王拜相,他日再戰沙場也不是不可能,各苦愚忠李煜,在下都替將軍感到不平!”
李雄頭髮中有幾撮白髮,顯得格外蒼老。他今年才四十多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今日兵敗,我無怨無悔。只求將軍放過我的這些手下,他們都是忠義的好漢。”
丁德裕暗叫不好,急忙伸手,卻被李雄親隨擋住。宋軍齊齊上前,劍拔弩張!
“鏘!”
李雄抽出寶劍,將劍橫在脖子上。
“生不逢時!來生再世,再與諸公~為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