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酒旗 > 第一百二十章 燕雲十六州

第一百二十章 燕雲十六州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宋男兒 三史劍客鬧大唐 公司開到北宋去 三國:從隆中對開始 三國之殺敵爆裝備 紅樓:開局銜玉而生 鷹揚三國 全面戰爭之徵服世界 大秦:帝國人屠,開局龍象般若功 明末之逐鼎江山 酒旗 三國:從搶貂蟬開始 大晉狂人 崇禎的開掛人生 換個世界做皇子 忠逆無雙 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 極品太子爺 有個妹妹叫貂蟬 史上最強軍師

在這樣的大環境和自己的奮鬥下,石敬瑭從一個小人物變成了從龍之臣,天子駙馬。奉命節制陝州。

陝州是哪裡?關隴秦地。

巍峨的長安城,就屹立在這裡,天下第一的秦地漢都,千年的關隴世家,就這樣握在了石敬瑭手裡。

長興四年,也就是公元933年,秦王李從榮上奏北方契丹、吐渾、突厥犯邊,需要一名大將統帥邊軍,眾臣認為只有石敬瑭和康義誠能夠擔當。石敬瑭本來就不願做禁軍副帥,自願北上。

於是明宗加封石敬瑭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另兼職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軍隊蕃漢馬步軍總管,改賜“竭忠匡運寧國功臣”名號,他又掌握了河東這塊後唐起源地區的軍政大權。有一天在中興殿宴飲,石敬瑭捧杯為明宗祝壽,趁便上奏說“:我雖微小怯懦,想到邊陲大事,豈能不竭力盡忠,只是我遠離京都,長久見不到皇上,不能隨時申報。”

這件事後,石敬瑭深的李嗣源之心,從此不再疑慮,一切都交付給他。這時候的石敬瑭,確實是忠君愛國,鎮守邊關,兢兢業業。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李嗣源死了。

新上任的李從厚對父親李嗣源的前朝舊臣一個個的誅殺撤換,搞完了朝廷,開始搞地方。朝廷的搞搞也就算了,都是籠子裡的雞鴨,沒什麼的。可能在這樣的亂世中鎮守地方的,哪個不是虎豹豺狼?就能這樣任你揉圓搓扁?

李嗣源的另一個兒子李從珂直接起兵造反,李從厚派石敬瑭去收拾,想要以地方滅地方,坐山觀虎鬥。結果石敬瑭直接投靠了李從珂。他忠心耿耿的是李嗣源,至於他的兒子們……誰當皇帝不是當呢?

李從珂繼位以後,任石敬瑭為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雖然石敬瑭幫他除掉了李從厚這個後患,但並沒有信任他,反而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來對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離河東這塊根據地。在石敬瑭到首都參加完李嗣源的葬禮之後,也不敢提出要回去,害怕李從珂起疑心,所以整天愁眉不展,再加上他當時有病,最後竟瘦得皮包骨,不像個人樣。妻子李氏趕忙向母親曹太后求情,讓李從珂放石敬瑭回去。李從珂雖然不是曹太后的親生兒子,但曹太后從小對他如同親生一樣,又見石敬瑭病成這樣,估計難以構成什麼威脅,於是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讓石敬瑭回到了河東。

放虎歸山。

李從珂放他回去後就後悔了,不斷派人招石敬瑭回京,石敬瑭每次都稱病不能遠行。李從珂又派人來接替石敬瑭,都被石敬瑭軟禁起來。有一個剛直不阿,一見石敬瑭要軟禁自己,拔刀自衛,被石敬瑭手下人直接誅殺。

臉面撕破了,也就不裝了。

李從珂命張敬達領兵攻打太原。安重榮、安元信、安審信,張萬迪四處圍攻石敬瑭,形勢萬分危急。

石敬瑭見兵臨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計劃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並向其許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石敬瑭手下一個叫劉知遠的大將認為條件太屈辱,沒有必要許諾這麼多,但石敬瑭在桑維瀚的支援下一意孤行。這個劉知遠,也不是簡單人物,他後來滅掉了石敬瑭的後晉,建立了後漢。現在的北漢劉繼元,便是他的後代。

言歸正傳,正愁沒機會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領兵從雁門關南下來救石敬瑭,最後偷襲大敗後唐軍隊,殺死一萬多人。公元936年。也是後晉天福元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莫大的屈辱,從來都是中原王朝冊封草原民族稱王稱帝,第一次出現了草原帝國冊封中原王朝稱帝。而且冊封的還是背主求榮之輩!

正是這件事,讓劉知遠憤狠難平,對此種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行徑,劉知遠又羞又愧: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其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他憤恨到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中原從此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失去了戰馬的重要產地,失去了北方巨大的天然屏障。失去了百年安定。

石敬瑭雖然憑藉不要臉的本事得到了契丹援助,滅了後唐做上皇位,可日子並沒有好起來,反而越過越難過。

他雖然盡力安撫藩鎮,但藩鎮沒有一個服氣的,尤其恥於臣服契丹。大家打來打去,都是上邦之間的問題,哪怕是個乞丐做皇帝,也比臣服契丹要讓人服氣的多。

大同節度使判官吳巒,閉城不受契丹命。應州指揮使郭崇威,率兵挺身南歸。

公元937年,天雄節度使範廷光在魏州起兵造反,石敬瑭令東都巡檢張從賓討伐,但張從賓不但沒有平叛,反而和範廷光一同造反。渭州也發生兵變。第二年,契丹改國號“大遼”。侍衛將軍楊光遠自恃重兵,干預朝政,屢有抗奏。石敬瑭只能服從他。公元940年,楊光遠擅殺範廷光,石敬瑭因畏懼楊光遠,以致不敢法問。後晉走上了後梁的老路,名義上是朝廷,實際上卻軍閥混戰。

成德節度使安重榮上表指斥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並表示與契丹決一死戰。石敬瑭發兵斬了安重榮,並將他的頭送與契丹。

後來,石敬瑭在憂憤交加中死去。他一生都沒有丟下“兒皇帝”這頂帽子,反倒是他兒子石重貴還算有點氣節,兩次出兵同契丹開戰,為的就是洗刷恥辱。但還是無濟於事。直到郭威率兵奪取了瀛州,柴榮率兵奪取了幽州,才算贏回了一點點華夏民族的臉面。

喜歡酒旗請大家收藏:()酒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