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此戰並非常大人不用命,對方乃是林仁肇,且聽說有悍將再前,故而不能敵也。”趙普出列,為常慶安說情。
趙匡胤怒不可遏,冷聲問道“哪裡來的什麼悍將?你倒是給朕說說!”
趙普躬下身子,恭敬的說道“淮南節度使韓巖豐的兒子韓重登,驍勇善戰,悍勇無比,廬江之戰一騎當先破我中軍,打的常大人潰不成軍,又在舒城殺了壽春團練使羅覺珍,斬通判王之宣,實在是悍勇無比。如今賊寇入境,江淮緊急,臣懇請陛下給常大人一個戴軍立功的機會,調撥能征善戰之士,發兵救援,至於降罪,戰後再定也不遲啊。”
趙匡胤臉色陰晴不定,這時,楚昭鋪出列,站在趙普旁邊說道“陛下,荊南六百里加急,李處耘,慕容延釗已經平定張文表,周保權不日來京。可南下大軍還有諸多事宜,臣請陛下暫息龍怒,給常慶安一個機會。”
“荊南已定?何時的事?”趙匡胤略顯驚訝的問道。
楚昭鋪抖著鬍子說道“剛剛到的訊息。”
趙匡胤坐了下來,思索起來。唐月輕這小子真的如此厲害!竟然決勝於千里之外,若是這樣,那他說的先蜀後唐……
底下朝臣見陛下陷入沉思,都靜立等待,趙普和楚昭鋪對視一眼,繼續低頭垂立。
“告訴常慶安,這帳先記著,日後再找他算!讓他守好壽春,若是壽春再丟了,他就不用回來了。”
“遵旨。”
趙匡胤怒氣暫時消散了一些,看著大殿裡的臣子們問道“你們說說,讓誰去抵擋林仁肇比較合適?”
光祿大夫,參知政事曹彬出列,低頭拜道“啟奏陛下,微臣舉薦一人,可領兵據敵。”
“卿家說來。”
“山東廂軍都指揮使,王城。”
趙匡胤說道“此人朕有所耳聞,確實有謀略,但恐怕不是林仁肇的對手。”
曹彬聽了,再次說道“臣再舉薦一人,潭州防禦使,潘美。”
趙匡胤又搖頭“潘卿家朕得留著,萬一北方有變,還要靠他。”
曹彬為難的站在殿中,趙普見狀,又出列說道“陛下,微臣舉薦一人,定能勝任。”
趙匡胤看著趙普說道“則平,你說。”
朝臣紛紛側目,曹彬,潘美乃是陛下心腹愛將,都未能有如此待遇,宰執大人卻得陛下如此親近稱呼……不愧是從龍首功之臣啊!
“可調上護軍陳存為主將,輕車都尉高處恭為先鋒,抵擋林仁肇。”
陳存是禁軍右衛統領,年約四十,柴榮在世時便追隨趙匡胤,穩重且有章法,是信的過的,高處恭更不必說,勇貫三軍,且是趙匡胤的親外甥,二人無論身份和能力,都可。
“傳旨,加封陳存為太子少保,淮北節度使。高處恭為蕩寇將軍,壽春團練使,兼淮北防禦使。起右衛,忠武軍,保節軍三營人馬七萬之眾,南下江淮,不惜一切代價,把林仁肇給朕打回長江南岸去!”
“遵旨!”
唐月輕和一眾弟兄看著站在屋子中間高處恭“你要去江淮?”
高處恭點頭,說道“宰相大人舉薦的我,聽說南邊有個叫韓重登的很囂張,讓我跟隨陳存大人去對付他。”
唐月輕暗自皺眉,趙普到底什麼意思,林仁肇可不是好惹的,這種高風險重擔子的事幹嘛要舉薦高處恭?
“處恭,林仁肇這老頭子可不好對付啊,你去了,萬事要小心。”王師定第一次認真的和高處恭說道“我爹都被他打的疲憊不堪,你上陣切勿意氣用事,凡事聽陳將軍的,他為人穩重,必能保你無虞。”
高處恭點頭說道“我明白。”
一群人都圍著高處恭囑咐,只有唐月輕眉頭緊皺,坐在椅子上不言語,高處恭應了眾人,看到唐月輕皺眉坐著,從人堆裡擠出來,看著他說道“老唐,你放心,我知道這次比較危險,我會見機行事,保管活著回來的。”
唐月輕抬頭,高處恭和一眾弟兄都看著他,他站起身,語重心長的說道“林仁肇雖是南人,卻精通騎兵戰術,善於引誘騎兵出戰,再破中軍,分割軍陣。你去了不要管那個什麼韓重登,守好陳存,抱成一團,他便拿們沒有辦法,壽春如果守住,他打哪裡都沒有用,等糧草耗盡,自然就會退去,記住,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勇,如果中了他的計策,性命堪憂!”
高處恭凝重的點頭,說道“我記住了。”
林仁肇是誰?柴榮自高平之戰大破遼軍之後,攜大勝之威,親自帶領中原王師南下,被林仁肇依據長江天險,生生拖垮。後來趙匡胤奉命率十萬大軍再次南下,李唐還是命此人掛帥,用六萬人以少敵多,四處出擊,打的趙匡胤手忙腳亂,最後竟然是平手收場。這一戰也被趙匡胤視為奇恥大辱,林仁肇是趙匡胤的心腹大患,李唐的頂樑柱。這樣的人,十個高處恭也不是對手,陳存此去,能守住壽春,就是萬幸。儘管如此,依舊是困難重重,禍福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