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是汴梁城為數不多的兩片大湖之一,雖說名字帶著池字,可實際上,足足有八九個足球場那麼大,如今正是冬日,湖面上雖未結冰,卻寒冷異常。
靠近唐家宅子的湖邊,一葉小舟橫亙在水面上,小火爐暖和了船篷,李漣裹著白衣,披著紅披,正在煮茶。
船頭唐月輕拿著一根魚竿,悠哉悠哉的垂釣。
“這大冷天的,抽什麼風,哪裡有魚讓你去釣?”李漣鄙夷的看著船頭的唐月輕。
唐月輕不在意的說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冬日裡釣魚,釣的是情懷。再說了,你怎麼知道湖裡沒魚?”
李漣看著唐月輕的背影,思忖了一會,又低頭撥弄火爐裡的煤炭,爐子上架著一壺熱酒,正在冒氣。
“小唐兄弟,叫我好找。”
唐月輕循身望去,岸邊站著兩個人,一個是新的財神爺國子監少監匡迎,一個就是那個冷著臉像是自己欠了他錢的衛鷹。
唐月輕熱情的招手“哎呀匡大人,這些日子不能聆聽教誨,實在是想你的緊啊,快來快來。”
說罷搖著擼靠到岸邊,趙匡胤穩步上船,衛鷹正要抬腳,唐月輕擋住他說道“衛老兄,我這小船坐不了這麼多人,你這一上來船可能要沉了。”
衛鷹差點氣個半死,這船起碼能坐十個人,這小子明顯是不喜歡自己,赤裸裸的報復!
趙匡胤看著衛鷹說道“你且在此等候。”衛鷹聽了,臉色焦急的看著趙匡胤,見他眼神示意,只好站在岸邊,狠狠的瞪了唐月輕一眼。
唐月輕看著衛鷹這個樣子,無比舒服,輕輕一搖,便離岸而去。
趙匡胤這才看到船篷裡還有一名女子,李漣向趙匡胤點頭示意,趙匡胤也笑著點頭。轉身問道“小唐兄弟,冬日垂釣,果真別有一番滋味。”
唐月輕坐下,取下爐子上的熱酒,一邊往杯中倒酒,一邊說道“唐時的柳宗元曾作詩一首,唐某幼時啟蒙便學的此詩,倍為推崇,不知匡大人可曾知曉?”
趙匡胤笑著點頭說道“小唐兄弟小瞧於我,自然是聽過。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月輕高興的點頭,說道“不錯,不錯,我這才發現,匡大人果真是學富五車,佩服,佩服,來,天寒地凍,飲一杯暖暖身子。”
趙匡胤接了過來,酒是燙的,他看向唐月輕,唐月輕吹了吹,一飲而盡,露出享受的神色,他便學著一口灌下去,隨即臉色漲紅,猛的咳嗽起來。
“咳!咳咳咳!”
唐月輕看著趙匡胤臉紅脖子粗的窘迫模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趙匡胤半天才緩過來,看著酒杯問道“小唐兄弟,這酒,怎的如此烈?”
唐月輕看著這沒見識的土鱉說道“匡大人,此酒乃是登臨意所出的烈酒,味烈如火,需要屏息慢飲,我隨一口而入,卻也是慢慢嚥下,匡大人當涼水喝,自然嗆口。”
趙匡胤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道“果然是好酒。”
李漣從一旁的箱子裡取出些盒子裝的菜餚,擺在小桌上,一盤酸白菜,一盤熟牛肉,一碟糕點。又取出一個小鍋,架在爐子上,拿出早已切好醃製的魚丟入鍋中,唐月輕把事先準備好的底料放進鍋裡,倒上清水,蓋上蓋子,好像又想起什麼,把鍋端起來,李漣見了,用鐵鉗子鉗了一塊蜂窩煤,放進火爐裡,唐月輕便放好,和趙匡胤對座著,李漣坐在二人側面。
趙匡胤看著二人說道“小唐兄弟真是好福氣,有如此賢惠貌美的娘子,我觀你二人默契無間,好一對天造地設的才子佳人。”
唐月輕聞言一愣,李漣更是羞紅了臉,低頭不語。
“咳咳,那個,匡大人莫要胡言,這位是我的東家李姑娘。”
趙匡胤一愣,尷尬的說道“哈哈……哈哈,匡某不知,姑娘勿怪。”
李漣欠身說道“不知者不怪,小女子李漣,見過大人。”
趙匡胤拱手還禮,臉色有些不自然,聽慣了別人拍馬屁,好不容易自個拍一回,還拍到馬腿上去了,真是丟人。
唐月輕打破尷尬,問道“上次說與大人的計策,可曾上書陛下?陛下怎麼說的?”
趙匡胤望著唐月輕說道“那日回去便起了奏章,遞上去了,陛下閱後,深表贊同,已經命李處耘,慕容延釗於冬初南下,想來春暖便有訊息。”
唐月輕聽了喜笑顏開的舉起酒杯說道“唐某先賀匡大人高升。”
趙匡胤卻不急著舉杯,問道“小唐兄弟,怎知此事必成?”
唐月輕笑著說道“匡大人放心,唐某這點自信還是有的,待荊南平定,賞賜到手,我再教你一計,那時大人必定又是加官進爵!”說罷飲下烈酒,頗為高興。
趙匡胤疑惑的喝了一口酒,問道“何計?”
唐月輕搖頭說道“天機不可洩露。”
趙匡胤聽了,笑了,這年輕人,真愛賣關子。不過,倒是可以閒談一番,放鬆一下。便繼續問道“小唐兄弟,我對你這平南之策頗為贊同,陛下亦是如此。不知小唐兄弟,對如今的天下大勢,有何見地?咱們索性閒著無事,不如聊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