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蘇聯的一個地質隊來到土庫曼的黑坤沙漠,他們是來做油氣資源探勘的。
這個沙漠裡有個遊牧村落,叫做達爾瓦扎。當地的老百姓告訴地質隊員,這個村子的西北角土質鬆軟,常年有一股怪味。
隊長十分興奮,他知道這裡肯定是一個儲量豐富的天然氣田,如果勘探成功,那麼這裡將建起一座巨大的天然氣開採加工廠。
他對村民說,很快,這裡就不是一個荒蕪的村落,許多人都會來到這裡,你們都會發財。
於是,他帶著隊員們來到村邊,開始就地勘探。
村民們自然也跑過來湊熱鬧,但就在地質隊勘探的過程中,意外突然發生了。
勘察油氣儲量一般都用地震勘探法,就是往地下鑽孔,埋上炸藥,然後放一炮,人工激發地震波,工作人員再透過對波長的分析來確定地質成分。
但就在放炮的時候,意外突然發生了,隨著一聲巨響,地質隊員的腳下赫然坍塌,三個巨大的天坑裸露了出來。
其中最大的一個坑直徑近七十米,深度有三十多米。幸虧天坑離著村子還有一段距離,要不然連牧民的房子都要被吞進去了。
更可怕的是,這個天坑裡還滋滋作響,地下的天然氣從土壤的縫隙中鑽出來,不停往空氣裡散發。整個達爾瓦扎村一片惡臭。
自然界的天然氣含有雜質,不但氣味難聞,而且對人體有害。但這麼大面積的天然氣揮發實在阻擋不住,無奈之下,地質隊只好請示上級,他們往天坑裡扔了一把火,然後整個深坑的天然氣都燃燒了起來。
既然沒辦法阻擋,那索性就把它燒完。
但地質隊員們想得太簡單了。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參與此事的隊員甚至都有人作古,但那個天坑裡的天然氣還在滾滾燃燒著。如果在夜裡飛臨沙漠上空,就會看到一個如同火獄一樣的圓坑,它赤炎熊熊地嵌入地表之內。
這就是著名的“地獄之門”。它每年燒掉五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價值數億美元。不過,隊長的話最終也得到了應驗,每年幾萬遊客和獵奇者都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參觀遊覽,甚至有膽子大的人還試圖下去探險。
但達爾瓦扎村並沒有發財。2004年,因為深入沙漠,缺水缺資源,這個村莊再也不適合人類居住,村民們被政府搬遷。原來蕭條的村落,最後成了一片廢墟。
......
雷壇區在魏陽的西北角,它的北面便是隗山。就在隗山腳下有一個村子,名叫撥楞村。雷壇天坑就位於撥楞村外兩公里的農田之中。
如今,我站在這個天坑邊緣,朝下面探望著深不見底的黑洞,不禁想起了達爾瓦扎的故事。
因為與達爾瓦扎的天坑相比,這個坑洞才更像是“地獄之門”。
天坑再深,也肯定有其深度。
可是撥楞天坑卻是一個望不見底的所在。雖然天色未明,但特別組的人已經在天坑周圍架起了探照燈,整個山麓都被照得亮如白晝,但即便這樣也依然照不到天坑的坑底。
“隊長,裡頭是一團烏黑。剛才我們放了無人機下去,往下面飛了一公里還沒有到底。而且……”
“別吞吞吐吐的!”林瑛著急上火地說。
“而且再往下走,感覺磁場干擾特別大,根本無法往下繼續探索。”那個隊員只好無奈地說道。
“這是魔羅之奧啊。”華鬘忽然在我身邊感嘆說。
“沈老師,你在說什麼呢?”林瑛回過頭來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