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許獎金,單位估計很難認可,所以雲疆才要求把公債轉成私債。
如果從單位要不出錢,那好說,我們就找你家要錢去!
可是,因為聞牧山從來沒有鑽營過,他和妻子都是工薪階層,也不是學術權威。這麼多年他為了鑽研考古,添置了不少古籍,家裡可以說除了日常用度,其實已是徒有四壁。
關鍵時候,還是費唐找到了聞牧山。
“小費與我商量,回京後可以做賬,多報一些專案,以報銷回來給工人增收之用……手寫欠條,一一簽字畫押……治學多年,竟落得憑貪墨鑽營以成事業,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聞牧山是死腦筋的書呆子,他是個有人格尊嚴的知識分子,可如今為了完成眼前的考古專案,他迫不得已,只好動歪心思來籌集款項。
這是觸及他靈魂的東西,而且簽字畫押打欠條,更是摧垮了他的尊嚴。
欠條簽了,團隊乾耗這麼多天,已經是人困馬乏、食物匱缺,費唐此時此刻提出回縣城去籌集物資。
“只小費一人回城,其他人留守,以免意志不堅定者一去不返。”
聞牧山在本子上如此寫了一句話,然後又用筆劃去,在下面重新寫著——
“欠條已籤,許諾開工,應該相信他人,勿以惡意度人。切記!”
就這樣,因為怕別的民工反對,費唐一個人夜裡偷偷出發,朝葉城而去。結果第二天工人們發現費唐不在,立刻就開了鍋。
“……群情激憤,復索錢財,無奈之下,只能應允。”
看來越往後面,聞牧山記的這種雜事就越發多起來,他的語句越來越簡潔,筆跡越來越雜亂,可見處理隊伍和軍心佔了他大部分精力。
“……人皆如此乎?!萬事本惡,存之何益?”這也是他在筆記中發自內心的疑問。
但費唐走後的第四天,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在同意再給民工們加錢,又寫了一堆欠條之後,聞牧山終於帶隊前往考古遺址開工。沒想到開工沒過幾天,他們就有了巨大的收穫。
“……在城西小宮遺址旁發現地窖,窖中木箱十三個,有綢緞、瓷器、玉器、香料、珠寶、典籍,種種文物,不可計數,尤其珠寶、金器、玉器居多,價值不可估量!實乃西域考古史上之大事也!”
一發現寶貝,整個考古隊的人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勤快起來。
“……團隊為之振奮,工作效率大增,竟有夜間要求返工者。之前大約因為不見成效,所以鬥志消磨,現在煥然一新,士氣可用!”
但聞牧山畢竟只是個書生,他根本沒有察覺到這股士氣下面蘊藏的禍心和危險。
說白了,那些人為什麼原來全無干勁,現在又幹勁十足,還不是因為看到了寶物。不過聞牧山也並不孤單,雖然費唐走了,但起碼還有個忠心耿耿的王土大在。
“王土大夜訪,告知黃善保等人或密謀起事,何以嚴重至此,不過,人心叵測,也不得不防。”
聞牧山雖然起了疑心,但出土的文物顯然吸引了他大部分注意力。
“陶瓷器具,三彩居多,有馬球俑,仕女鼓瑟俑等。有帛畫一幅,圖為西域各國人物,考究其工藝,乃隋唐古物。各國金幣一箱,瑪瑙串珠數十串……如小費見到如此多文物,必定欣喜若狂。”
看來聞牧山清點文物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好基友。
就在挖掘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費唐終於從葉城返回,他不光帶來了食物和水,更帶來了聞牧山的妻子——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