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腦袋裡“嗡”的一聲,得得,如果真的被蒜隊長懷疑,那一切就不好辦了,起碼他不會掏心掏肺去講這些年調查西夜考古隊的事情了。
“唉!”我只好先長嘆一聲。
嘆氣這種動作,其實在談話走到死衚衕的時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它能幫你贏得思考的時間,假如遇到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你慢悠悠嘆口氣,對方的注意力就會不知不覺轉而關注你的情緒,然後你趁這幾十秒時間,想想下一步如何應對。
其次呢,是它能幫你起承轉合,如果有難以啟齒的話,你嘆口氣,無異於給對方打個預防針,幫著做一下轉折的鋪墊。
我這一聲嘆息,是兼而有之。
但我還沒想出能搪塞蒜隊長的理由,華鬘就先開了口。
“昨天聯絡不上,是因為我倆去沙漠裡玩啦!”
我當時就愣了,華鬘是阿修羅,她不太會說謊,不過這麼直白地講出來,讓人怎麼接啊!
“怪不得!你們自駕車來的?”蒜隊長問。
“對對,在喀什租的車……”我趕緊打圓場。
“唉,迷路了吧?好多人第一次看見沙漠,總是好奇心重,想稍微近距離接觸下,你們不知道,塔克拉瑪干那可是瞬息萬變,一不小心就連路都找不到了。”
“哎呀,蒜大叔,這您都猜到了!”我急忙拍馬屁。
“後來,我們就跑小區後院……”華鬘又接著說。
“是!迷路搞得我倆渾身又是土又是沙,怕髒兮兮的不禮貌,我們找了個人少的地方,換了身衣裳……”我急忙補上一句話——哎呀媽啊,這謊總算圓上來了。
蒜隊長如釋重負:“我說呢,這就弄明白了!阿迪力,聽見沒,兩位老師是在後院換衣服。”
“不,他們就是從天而降的!”阿迪力氣得跳著腳喊。但他再抗議也沒什麼作用了,華鬘還趁機偷偷朝他吐吐舌頭做個鬼臉,氣得那孩子一怒之下跑另一個屋子打遊戲去了。
艾則孜又給我們擺上乾果和茶,蒜隊長揮手叫他離開,然後繼續講自己私下調查的事兒。
原來二十三年的喀拉亞吐爾村,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維族村,相反,這個村子裡漢民也不少。
有人會問,漢人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歷史上漢族大規模遷居西疆的事件也不少,清朝末年,左宗棠為了平息“中亞屠夫”阿古柏之亂,曾帶著湘軍出玉門關驅逐入侵的浩罕人。
西疆山多沙漠多,而且離中原的補給線又遠,所以從漢朝設定西域都護府後,就發明了一種辦法,那就是亦兵亦農,讓將士在當地屯田。
左宗棠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當時為他籌集軍務的陝西布政使楊昌濬就寫詩云: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這些屯田的兵員,許多人最後留在了西疆。
後來斗轉星移,到了五十多年前,在我國的西北邊疆地區又發生了一起事件,許多人口被“拐騙”到了異國他鄉,再也不能返回。
喜歡十惡臨城請大家收藏:()十惡臨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