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古鐘,是魏陽工商學院大二的學生,被害的那個人,是我的同鄉兼同學,他叫曲江,我們倆從高中時就是死黨……”
少年坐在一把椅子上,他表情懊悔、兩眼無神地坐在那裡。這時候門開了,我看見姜媛媛站在門口,手裡還端著一壺熱水和幾個紙杯。
“小姜,你有事兒嗎?”蔡局長看到是她,頗為不滿地說。
“局長,我來倒水。”姜媛媛朝我做個鬼臉走了進來,但卻沒逃過林瑛的眼睛。
“沈老師,您好。”姜媛媛把茶恭恭敬敬地放在華鬘面前。但華鬘依然戴著耳機,聚精會神地看著電影。
我瞄了華鬘一眼,她倒是與時俱進,正在用兩倍速播放著。
“沈老師這是——”姜媛媛偷偷問我。
“找線索。”我解釋道。
“你是小姜吧?”林瑛問她,“昨天你也是屍體發現人之一吧?你先留下來,在這裡聽聽——可以嗎,蔡局?她畢竟也是根據自己線索查到這案子的。”
“可以——小姜,你去拿個筆記本。”蔡局雖然仍舊一副對姜媛媛有成見的樣子,但林瑛既然提了,他也不好回絕。
“古鐘同學,你不要難過,希望你能把事情的原委跟我們講一下,越詳細越好。”林瑛對少年說道。
古鐘點點頭,他喝一口熱茶,終於再次張開嘴巴。
“其實,我和曲江都幹了壞事,我們倆犯法了……”
古鐘和曲江是昆海人。昆海是祁嶺唯一沿海的地級市,是一個淺淺的海灣。因為水淺沙多,所以並不是天然良港,沿海多是漁村,還有一部分海產養殖業。
古鐘和曲江雖然不在同一個鎮上,但兩個人都是小漁村長大的孩子,他們是考上縣裡高中,成了同班同學後才熟絡起來的。
兩個人的家境一般,學習成績也一般,高中時經常夜裡一起翻牆出去打遊戲。古鐘比較瘦弱,所以遇到什麼事情,往往是曲江幫他出頭,就連跳牆的時候,曲江都讓古鐘踩著自己肩膀先爬上去。
“我塊兒大,禁得住你!”曲江總是拍著胸脯說,“以後跟著我混就行了!”
總之,高中三年,兩個人基本上“成雙入對”,甚至上廁所都要一起去。
“他們都說,我倆不是好得穿一條褲子,而是好得穿一條褲腿兒。”古鐘對我們說。
正因為有了高中三年的兄弟交情,所以畢業填報志願的那天,曲江找到古鐘問:“你打算報哪個學校?”
“不知道呢。”古鐘愁得直撓頭。
“我報了魏陽工商學院,咱倆還做同學吧!到時候還有個照應!”曲江如是說。
“行吧!”古鐘想了想,於是也填報了一模一樣的學校。
就這樣,高中時候的兩個鐵哥們來到了魏陽。
魏陽是個大城市,以前還是計劃單列城市,從沒有走出過縣城的兩個人到了魏陽,簡直覺得就像鑽進了萬花筒裡似的。
“我的天,這裡應該比昆海好玩多了吧!”曲江感嘆著。
“昆海才幾十萬人,魏陽好幾百萬人呢。”古鐘提點他說。
然而,不是你鑽進萬花筒裡,就能享受到萬花筒裡的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