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跟他聊了幾句,侯景已經戰戰兢兢,汗出如漿。
事後,侯景對自己心腹說,奇了怪了,我從小在戰場上長大,殺敵無數,還反叛過兩回,連死都不怕,卻怕這個老頭子——以後我不想再見到他!
就這樣,梁武帝被侯景囚禁在臺城,活活餓死。
老皇帝死了,他的兒孫們也拼殺出了一個結果,勝利者竟然是那個書呆子蕭繹。
蕭繹先後滅掉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們,他派大軍殺向建康城。
他變了,變得狹隘、狠辣,他不只想做個老老實實的讀書人了,他彷彿看到至尊之位在召喚著他。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殺死侯景,奪取皇位!
侯景殘暴不仁,不得民心,叛軍很快潰敗,蕭繹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他便是歷史上的梁元帝。
群臣都勸蕭繹前往都城建康,金陵自古帝王都,那裡才是江南的“王氣所在”。
但蕭繹對首都建康有種疏離感。他在建康的童年可能不那麼愉快,他的眼睛就是在那個城市致盲的。何況此時的建康大部分已經成為了廢墟,而對於他來說,江陵是龍興之地,更是自己的福地。
於是蕭繹拒絕大臣們的建議,他繼續留在江陵,把這裡當做了都城。
但蕭繹沒有想到,自己做了一個平生最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毀掉了他的一生,也給中國文明的傳承造成了難以磨滅的惡果。
蕭繹嗜書如命,愛好圖書的他自然幹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他派人把建康剩餘的七萬捲圖書典籍,裝滿大船,浩浩蕩蕩運往江陵。
人在哪裡,書就在哪裡。
誰都想不到,在公元六世紀中葉,江陵這座小城赫然成了當時中國的文化中心,這裡收集著十四萬捲圖書,幾乎是一座文化的寶庫。
十四萬捲圖書是個什麼概念,後來就算在唐朝文化最繁榮、最昌盛的開元盛世時,政府重新收集的各類藏書也不過八萬卷而已。
蕭繹站在江陵城的府庫裡,望著這如山如海般浩渺的卷帙。在那一刻,他達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巔峰。
身為至尊,書藏天下。
然而,蕭繹的人生巔峰,實在是太短暫了。
這還得從之前那個受盡父親寵愛,經常嘲笑他的弟弟蕭紀講起。
蕭紀被父親封為武陵王,被派到成都擔任益州刺史,益州就是巴蜀之地,位於蕭繹所在的荊楚的正上游。他看獨眼龍七哥南面稱尊,心裡很是不忿。
這年月,什麼人都能當皇帝!
蕭紀敢這樣想,也敢這樣做,他很快也在成都稱帝,還親率大軍東征,準備把哥哥蕭繹消滅。
蕭繹軍隊的主力都派去平定建康之亂,荊州兵少將寡,所以他不得不與北方的西魏結盟,約定共同討伐弟弟。
又一次煮豆燃萁,又一次手足相戮。
西魏看到了漁翁得利的機會,他們很快相應蕭繹結盟的提議,派大軍揮師南下,直奔成都,準備抄蕭紀的後路。
蕭紀此時如果回師成都,保境安民的話,西魏本來沒有可趁之機。
但他已經出離憤怒了,想不到七哥為了除掉自己,居然會引狼入室!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要成都了,我一定拼命向東!
西魏佔我成都,去佔好了,我只要消滅哥哥,攻佔哥哥的地盤,自然可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