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喻見到黑船的時候,剛剛度過自己的九歲生日。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她在四零七廠住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年,但她總下意識覺得,只有這個龐大的封閉的老舊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故鄉。
而淞山市區的那個家,只是一個寄居的場所罷了。
跟著母親搬回淞山的那年,她只有六歲,同一年秋天,她上了小學。
第二年,沈喻開始跳級,從二年級直接進入四年級上課。
依照母親的意思,女兒本來能跳到六年級的——那時她都開始自修初中的課程了。但學校的意見是,雖然孩子聰明,但她歲數太小,要循序漸進,一步步來。
生了一個聰明的女兒,是母親到處跟人誇耀的本錢。不過除了誇耀,她實際上很少有時間去照顧自己家孩子。
在沈喻的童年記憶中,母親是一個大忙人,她經常出差,連回淞山的時間都少,遑論回自己家了。
母親託一位遠方親戚照顧沈喻,沈喻平時跟那個親戚叫“小姨”,她是個冷冰冰的女人,雖然心腸不壞。
她惜字如金,幾乎不跟沈喻說話,更不跟別人交流。每次吃飯的時候,她都是默默將飯菜和碗筷擺在桌子上,然後推開沈喻的房門,冷冷地看她一眼。
那意思是說,開飯了,該吃飯了。
每當這時,沈喻就會放下書本,走出屋子,坐到飯桌旁邊。兩人安安靜靜吃著飯,安靜得連筷子碰擊飯碗的聲音都顯得特別刺耳。
除了接送孩子、做家務之外,那位小姨就永遠坐在客廳沙發上面。她依舊保持著沉默,唯一的動作就是拿起遙控器,不停調換著電影片道。
沙發彷彿就是她永恆的港灣,而電視機則是她永遠的朋友。她在沙發上看劇,在沙發上吃東西,也在沙發上睡覺。
有時候沈喻半夜起來上廁所,還看到客廳裡電視機依舊亮著,頻道里的節目早已播完,螢幕上跳躍著蒼白的雪花,音箱裡傳來枯燥乏味的沙沙聲。
那個小姨就歪倒在沙發上沉沉睡著,她的手裡還緊緊攥著電視機的遙控器。
不善於表達大概是母親家族的傳統,但母親的表現卻跟小姨截然不同。
每次出差回來,母親都會十分激動地一把抱住沈喻,嘴裡不停喊著“寶貝”、“親愛的”、“想死你了”、“媽媽最愛你”諸如此類的話。
就連母親的同事、周圍的鄰居們,看到這一幕都會被深深感染,都認為她們母女情深。
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話便是沈喻媽媽表達母愛的全部詞彙了。
每次講完這些話後,母親就會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她走進自己臥室,一下子躺在床上,然後把房門緊緊關上。
一開始的時候,沈喻會小心翼翼地敲門。
“媽媽,這是學校發的通知,老師讓我找家長簽字。”
“寶貝,我太累了,你去找小姨代簽一下吧。”母親躺在床上,邊翻著雜誌邊對她說。
“媽媽,這是……”
“我太累了,去找小姨幫忙吧。”
一來二去之後,沈喻似乎明白了,這個家只是母親臨時休憩的地方而已。她漸漸不再打擾母親,母親也基本不會過問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