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下了車,我走到坑前面,雙手撥開坑口的浮沙,指著下面鐵鍁的鏟痕。
“應該就是偷土的地方了。”
取土是村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大家都知道,村鎮裡面,其實都是自己蓋房子住。要蓋房子,就需要地方,這塊地方便是村裡分配的宅基地。
但並不是有了宅基地就能建房了。一般來說,新的宅基地都地勢低窪,而且很不平整,所以需要用土墊高、夯實,這樣蓋起房子來才會堅固穩當。
近些年因為人活動面積加大,而且工業和商業用地增多,所以土地就成了有限資源——每家每戶都想墊高宅基地,那用土從哪裡而來?
所以村裡一般都選幾處不適合耕種的土地,當做村子的用土區。村民們要取土都要去指定區域,然後按照採挖的土方量交錢。
當然,也有算得精細的村民,他們不願意交錢取土,所以就會找偏僻的地方偷偷挖土使用,這便是偷挖土方。
村裡那個叫言湯的人是我小族叔,他就是跑到乾枯的河床上來偷挖土方的。這種偷偷『摸』『摸』乾的事情,一般都會選在夜裡,而且不能搞出太多響動,所以大多徒手用鐵鍬挖掘。
因此,這個土坑應該就是盜土的地方無疑了。
土坑不深,跳下去只能剛到大腿處。我先邁到坑裡,然後伸手把沈喻扶下來。
沈喻的手軟軟涼涼的,握在手裡的感覺很舒服——難道『性』冷淡連手都是冷的嗎?
她剛下到坑底就蹲了下來,用手不停扒拉著坑裡的浮沙,我也有樣學樣,尋找著浮沙下面的東西。
沒想到我們運氣頗佳,扒拉沒多久就又找到一塊木板。
木板發黑,像是長期浸泡在泥土裡的樣子,從厚度來看,確實像一塊殘損的船板。
不過這塊木板的旁邊還有條糟了的尼龍繩,繩子的上面有點黑乎乎的東西,用手一『摸』才知道那是塊橡膠膠皮。
一般來說,船頭、船尾或者船側面準備靠岸的地方,都會掛個廢舊輪胎,或者包好膠皮以做緩衝,看樣子這塊木板是船板無疑了。
我倆繼續在土坑周圍尋找,因為沒帶工具,我也捨不得讓沈喻那麼細嫩的手變粗,所以自己使勁徒手挖著周圍的沙土。
很快,我們又找到了第二塊類似的木板。
這塊木板倒是沒有膠皮,不過上面有幾個大鐵釘。
“看來這就是找到沉船殘骸的地方。”我拿著那兩塊木頭說,“從膠皮和鐵釘來看,這只是近年來的民用木船,跟咱們的那種古代黑船沒有半『毛』錢關係吧。”
沈喻拿起兩塊木板,湊在鼻子前嗅了嗅,然後她單膝跪地,又伏在『潮』溼的沙土層裡嗅著。
我看著她趴在地上那麼認真的樣子,不禁笑出聲來。
“幹嘛?”她估計也意識到自己剛才姿態有些不雅,於是滿臉緋紅地站起來,狠狠看我一眼。
“沒……你是想說,這兩塊木板不是船板,對吧?”我開口問她。
“你怎麼知道?”她有些驚異地看著我。
“我剛才掂量了一下這兩塊板子,覺得它們密度有點高,如果摳開表層看看紋路,就發現這其實不是祁嶺造船通用的杉木,而是更貴重的楨楠……”
“你連木材都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