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沈喻被四處『亂』爬的甘薯秧絆倒,所以一直緊緊跟在她身後,伸出一隻手,準備隨時去攙扶她。不過小馬丘地面硬,爬起來要比大馬丘簡單多了。
站在小馬丘上四望,瀦龍河道的兩個九十度折彎就更加明顯。
“我上小學時候,小馬丘底下還豎著半拉子石碑,石碑上的字早就磨平了,後來上初中後,連石碑都沒了。”我對沈喻說。
“是被人拉走了?”
“有可能,沒準都鑿成石塊,砌牆鋪院子了。”我說。
“實在可惜。”她感慨道,隨即指著西邊問,“當時黑船就是從大馬丘的河灣出現,然後消失在小馬丘的折彎後面吧?”
“對,沒錯,黑船很高,上頭還有閣樓。船前面有怪物拉縴,船上還有個紅衣女人。”我又把當時看到的情況簡單地做個概括。
沈喻指著小馬丘東邊遠處的一座五孔石橋問:“那座橋叫什麼?”
“梁殿橋,據說很早前,橋對面有個廟,廟裡的正殿有根巨大的梁木,所以叫做梁殿。橋的名字也是因襲過來的。”
“廟呢?”
“誰知道,估計八百年前就沒有了,我爺爺曾說,就連他的爺爺也沒見過那座廟。”
“你覺得,黑船最後能去哪裡呢?”沈喻問。
“不知道,反正拐過這個河灣,我就看不見了。”
她指著遠處的梁殿橋,接著提出疑問說:“你記憶中那黑船的高度,能穿過前面那座矮小的石橋嗎?”
“啊!”我一時愣住。
對啊,怎麼過去的呢?
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黑船是從下游駛去的,但拐過小馬丘河灣之後不久便是梁殿橋,按照我回憶裡黑船的樣子,那起碼是條水面上還有兩米多高的樓船。
而那天暴雨氾濫,瀦龍河已經水漫河床,前面不遠的梁殿橋距水面也不過一米多點,照這個大小,黑船是絕對不能穿過石橋的。
如果這樣的話,黑船還能去哪兒?難道只能停泊在小馬丘和梁殿橋之間?
可是,那麼扎眼的一條船,怎麼從來沒有聽四鄰八鄉里別的人傳言過呢?
這些事情,真是越想越覺得詭異。
沈喻看我一眼,自己往小馬丘下走去。
“你當年是在哪裡看到過黑船的呢?”我問她。
“今天你就知道了。”她說。
“看到黑船的,就你一個人?”我又問。
“是的。”她言語簡潔。
我們倆橫穿乾枯的河床,走到對岸放車的地方,正好遇見一輛柴油三輪車突突突冒著黑煙開過來。
我趕緊拉住沈喻,給它讓路,沒想到三輪車卻踩住剎車,不偏不正就停在了我的身邊。
喜歡十惡臨城請大家收藏:()十惡臨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