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驕卻道:“慢著。附耳過來……”
隨著一陣窸窣的低語聲結束,宋文豐喃喃問道:“這麼簡單?”他似乎對張之驕的法子,不怎麼滿意。
張之驕瞥著他,回問道:“當真以為簡單?太師可願借你瓷碗,你可想過?”
“不管了,來不及了。敲門的肯定是魏國公府人,也會把晴語接回府去。我若是求了瓷碗,便是照你說的做?”宋文豐心裡不放心,再次詢問。
張之驕並沒有回答他,而是起身出了房門。
宋文豐回望了一眼床榻上昏迷的趙晴語,緊隨其後。
……
宋宅旁。
張之驕於房中低語,“年輕人吶,太過年輕,想不通關鍵……”
“呵!號稱妙通真人!邪門歪道也敢打著呂洞賓呂仙的名號,若不是眼下過冬,豈能由你雕蟲小技放肆!”
“此番,太師府若是借了宋小子瓷碗,難免讓人以為有了傾向,原本超然於世的態勢,有了松動。下毒之人好計謀啊,好心思!”
“當初不該將童子揮下山崖,妙通此人用心極深,關於奪舍一事,尚需……”
☆
外城的一所院子。
奪舍之後變幻了面容的童子,坐於星光之下,閉目靜氣。
許久後才睜開雙眼,望著一輪彎月呢喃,“算算日子,郡主身上的毒性,也該發了。到時候,貧道要將失去的,全部都奪回來!”童子臉上展露出猙獰的面孔,月光下最是駭人。
這個時候的妙通,恐怕做夢也未曾想到,當下之情形與他當初下毒的初願,早已相去甚遠。
理想中,先毒之,再救之。若救得郡主之命,可得國公傾囊相助,奈何此舉太過大膽和冒險,萬不可透露給皇後知曉。
妙通有他的私心,也有他的算計,可人算不如天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妙通的伎倆,似乎已被張之驕識破,彷彿如張之驕所料,當年能在武帝眼皮子底下,藏匿於太子府內十餘年者,豈能有好相與?
世上本沒有巧合,沒有必然之事,只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於細微處的碰撞,撞出了一堆巧合的假象。
一啄一飲,皆由前定。
妖人巧設連環,眾人誤打誤撞。
……分割線……
“異毫盞”乃宋人稱呼,它的燒制工藝早已失傳。
國內藏有一件,通常稱“曜變天目”。
有興趣的書友搜一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