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料——五成?”趙賀回道。
宋文豐見趙瑗不語,遂問:“趙公子以為?”
“哼。七。”
“二位聽了後可別太驚訝。我不會告訴你們,我這裡一成沒有,因為那是違法的。土地法歷經改革交於百姓手裡,可現下又複歸官宦世家囊中,致使朝廷稅收逐年銳減。那些用數代勤勞和辛苦換來土地的百姓,又為何要把土地投獻給某?”
——“農稅!”這個詞壓在了華夏百姓的頭上數千年,直到眼前也是如此,宋文豐想過去除它,可也就是想想而已,這裡的利益關系,即使是官家,也無法用蠻力破除。百姓們為了生活,紛紛將土地投獻給有身份的大戶人家,以求得活路。
——“所投之人,但凡有點壞心,百姓必會慘遭重創。二位若是不信,可派人去京外的村裡打聽打聽,大老爺們做下的諸多‘好事’。”
“可……表哥。我聽說今年的農稅似有所增,不知……”端王皺著眉頭。
“……”趙瑗別過了臉,沒有回答。
“呵。又用了多少商稅來填空。也就是你這閑散王爺,朝裡又有誰人不知。”宋文豐頻頻搖頭。
好在如今大宋的商業異常發達,從海上來的商品,歷經戈壁而來的貨物,都能在大宋內消化。而大宋,則向周邊輸送著它的影響力。如儒家文化,輻射了整塊大陸,形成特有的儒家文化圈;絲綢、茶葉以及瓷器遠銷海內外,其價格高昂的原因除去路途運輸外,還有著最最重要的思維模式和定義。
凡是中華的,都是最流行!最時尚!也最高階!
“自古以來,素有士農工商之分,宋某雖有士名,卻要為農工商的百姓說句公道話。有多少農民因土地問題轉入商戶,有多少工匠為了繁複的徭役轉入商戶。”
——“百姓的話語權太少了,少的像似沒有一般,針落可聞。”
——“如此,更方便其大行其事,做著傷天害理的惡行。
——“良心可不會痛的。”
……
恰此時,遠在十丈高樓的三人聽見了來自街上的吵鬧聲,趙賀行至樓欄杆處伸頭探望,見下方人群紛紛以手指天,遂抬頭看去。
樓內二人聽得端王呼喊,走過槅門與其同觀。
只見,巨大的彗星拖著一條長長的白色尾巴,緩緩劃過天空。形如篷,在幾近汴京城上方之時,一聲巨響後分成三顆,向著西、北方而去。
另有一顆落在了這汴京城外五裡處。
……
多年後,宋文豐回想起今日奇觀,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