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封正的說法由來已久,有冊封正名之意。謝易禮實乃天降福緣經此幸事之後,自然是將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這人嘛,一旦遇見過罕見之事,便會對此類事物格外關注。
起初,登門敘事者擠破了腦殼,也要進得門去,就是為了那五貫銅錢,若是將故事新增些神秘色彩,更是會多得了些好處。這一來二去的類似故事聽得多了,自然也就懂得了怎麼分辨。言之有物者少之又少,煞有其事而濫竽充數之人卻是比比皆是。謝老爺近些年有些膩了,便少有人再上門湊數。現下聽二弟說有奇事,謝老爺也是暫且聽之罷了。謝老爺常年花費巨資收集奇聞異事所引起的騷亂,至今還有人記得。
“大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別說是你了,就是我也不信吶。”謝二舔了舔幹澀的嘴唇。這一路上吃了好多的風沙,半杯涼茶也無甚大用,因此聲音都顯得有些沙啞。
“咳。劉三兒,來給二哥上碗白豆蔻熟水。”謝易禮對他的開場白不置可否。
“大哥,你先聽我講。”謝二的話音未落,就見僕人端著茶托走進們來,他伸手接過一碗放在桌上,“這勞什子黑湯看著就苦,咱可不愛沒事兒找苦吃,劉三兒你去拿些蜜漿來。”
待被喚作劉三兒的僕人出了門去,謝易禮方才說道:“就你不識貨,這可是安娘娘吃的熟水,旁人連見都沒見的珍品。”
“瞧把你能的,娘娘吃的東西還能讓咱們看見。”謝二不信他的說辭,權當作是他吹牛。
“我也不跟你囉嗦,趁熱喝了它,自有好處。”謝易禮不願再跟他扯皮。
“行。就聽大哥的。”謝二拗不過他,端起碗來一飲而盡,“嘿,沒那麼苦嘛。”
“莫要廢話,你先把事情講了。”
這時,出去取蜜漿的劉三進入廳內,抬頭眼見桌上兩碗已空,便自覺退出門外,用手將門掩上。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謝二平日裡也愛聽人說書,自然是學的有模有樣,“霎時,天地為之變色,一道黑色影子從天而降,落入那太白湖中,頓時震起了滔天水浪鋪天蔽日地向那湖岸拍去……”
“哦?”謝易禮剛聽見黑色影子,便豎起了耳朵,後來聽他越說越邪乎,越講越不靠譜,什麼滔天水浪,什麼鋪天蔽日都來了,便問道:“那究竟是何物?”
“哥哥你可聽好了,那是一條五丈有餘的龍!一條真龍!”謝二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那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老高的雙角,簡直跟畫裡看的如出一轍。”
“此話當真?”謝易禮一臉震驚,而後問道:“你可曾親眼見到?”
“呃,這倒是沒有。我是聽布紡掌櫃說的,他可是親眼見了的。”謝二倒也實誠,將掌櫃的原話複述給他,“隔著好幾裡都能聞到腥味,等他趕到湖邊的時候,已經有許多百姓圍觀了,十多張席子蓋著它的身體,看起來奄奄一息的,是出氣多,進氣少吶。”
“不一會兒吶,官府的人就來了,官差們起先是不敢上前,百姓們見如此,就自發的挑起湖水,澆濕了龍的身體。畢竟有句老話嘛,風從虎,雲從龍,想來龍也是要吃水的。”聽謝二的語氣,是對此事深信不疑。
“後來如何?”謝易禮皺著眉頭,連忙追問道。
“後來嘛,過了一夜,龍就不見了。”謝二抿了抿嘴。
“就這樣完了?”謝易禮有些失望。
“對了,龍走之後啊,它臥的那塊地,留下了好長一條溝,我還去那看了土溝,確實夠長的,也夠寬的。”謝二在腦中回憶著,補上一句,“太白湖旁還起了臺子,好多人在那祭拜,我也上了幾炷香,保佑咱們商會越辦越好吶。”
“嗯。你倒是有心。”謝易禮回道。
謝二見他態度冷淡,方問道:“大哥莫不是不信?”。
“呵”謝易禮淡淡一笑,“姑且信之罷,畢竟你都說官府也去了。”
“是咯。我在酒樓吃飯的時候,聽好多人談論這事呢。”
“你可曾聽聞,此龍是何種顏色之身,是何色眼珠子?”謝易禮終於問出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