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宋公子所言良久,皆是無關緊要之事。”古曲仙頗有風度,沒有出言打斷。說實話,平日裡他也曾想過宋文豐所言,與之相差不大,心下對宋文豐的才學有了個大致的估量。
“古公子稍安,暫且先聽下去。”宋文豐抱以微笑回之,“遠的不說,咱們便說盧學官之職何來?乃試宏詞科所得!是否?”。
“是啊。”
“曹州城裡何人不知。莫要廢話!”
“宋兄撿關鍵的說。”
“好,咱們回到最緊要的問題。是從什麼時候起,詞成了主流,又從俗變成了雅的。詞做得好,能當官做老爺博取功名,換得小娘子傾心,甚至一首好詞便能入得美人閨房。”宋文豐前半句說的正經,後半句更像是調侃。
“宋某以為,乃後主而起,東坡而盛。”宋文豐說完,心中有些惴惴難安。這一句中夾有私貨,也有偏見。然而他也知道爭論帶來的好處,便將此言說出。
“李煜?”
“是啊。僅《虞美人》一詞便惹來了殺身之禍……”一名書生喃喃地說著,直到被臨座提醒,方才閉口不言。
“東坡之才,震鑠古今。卻不知盧師為何……哎……”
“宋公子所言,古某從未聽過,不敢茍同。”古曲仙搖著頭,似有非議。
“無妨,且再聽一言。”宋文豐想念他的畫扇,手裡沒拿著東西,總是有些緊張,“宋某以為,僅於詩詞而言,人分三階”。
“他孃的,他真是敢講。”
“宋三對,你跟三有緣吶。”
“且聽他言。”
“快講……誒……宋三對!你別再喝水了!”
“先說這第三階。便是你我眾人,不過邯鄲學步,鸚鵡學舌爾”宋文豐此話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眾人即使心中再自命不凡,也不好出言與其爭辯。
“既然諸位無異議,咱們就來說說這第二階”宋文豐深吸一口氣,暫緩心神,“竊以為,二階上有杜子美、白樂天,下至秦少游、柳三變。”
“下至柳三變?”
“宋兄,你這分的有問題啊!”
“若是按照宋兄的分法,那多半的人,可是沒了位置。”
“是啊。就說大歷十子,他們是二階還是三階?”
宋文豐不怕被人議論,正所謂理越辯越明,道越辯越清。面前的眾人,尚未口吐汙言,便是有了暢辯的基礎。
“大歷十子乃介於二階與三階之間。諸位心中已然有數,又何必再問宋某。”宋文豐的話一出口,有人表示贊許,也有人不屑。
“諸位苦讀十餘載,甚有餘。若是宋某說,那一階唯兩人爾。諸位可有人選?”
“兩人?某料定必有武帝。”
“某首推東坡。”
“當有周美成。”
“待宋某說出那一階與二階之間的幾位,諸位再來推選。”宋文豐抬手微微下壓,示意眾人安靜,“應有屈原屈大夫,我朝武帝……呃……等等吧。”
“屈大夫還能理解。武帝就有些……”
“哼!趨炎附勢之徒。”
“宋兄拍得一手馬屁。某不如也。”
“宋兄不要臉起來,真讓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