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趙公子後的第二天,宋文豐忙碌了起來,他與淑娘逛了六所小院,一番對比後最終定下臨近街市的一戶,租金、雜項花費二十五貫有餘。
此院由石牆環護,楊柳周垂,一間垂花門樓,虛柱蓮華蓬數層,兩面抄手遊廊,恰圍一帶秋水。院中甬路相銜,山石點綴,正廳上懸“厚德載物”匾額,整個院落都顯得精心雅緻。
淑娘在後院拾掇花草,二牛整理著雜物,林公子翹著二郎腿,在正廳坐著。
“哥哥,這院子不錯嘞。”
“你們都說好,那便是好咯。”宋文豐還是很滿意的,既有池子又有長廊的居所,至少在一年內是屬於他的,心中多了些底氣。
“弟弟還想多住幾日,要不……”
宋文豐聽出他的話外音,“待會便去寫封書信,告知舅父。”
“真是我的好哥哥。”又能在曹州玩耍幾日,林韜欣喜不已,“弟弟去訂桌酒席,晌午飯還沒吃哩。”
眾人各自忙碌著,宋文豐獨自回了書房。這個房間的陳設很簡單,牆上掛著一副青山綠水圖,兩邊各有一聯,上書“書山難攀以勤為徑,學海苦渡唯樂作舟”。書架旁擺著一盆雲竹,株葉雜亂,藤葉自然下垂,應是久未修剪。
“該去買些書回來。”宋文豐看著空空如也的書架想到。
“二郎,你來。”聽得淑娘呼喊,宋文豐走了出去。
“噓,你聽!”淑娘很神秘的樣子。
“砰,砰,砰”輕微的敲擊聲,不規律的從地下發出。
“淑娘也聽見了?”
“嗯,嗯。”淑娘頻頻點頭。
“二牛,二牛你來一下。”
“大郎有何事吩咐。”二牛甕聲說道。
“你仔細聽一下。”
“誒——真是稀奇,這下面有聲響嘞。”二牛驚訝道。
“來,來。我二人挖開看看。”
鏟下一尺有餘,便碰到硬物,再難下挖。宋文豐敲了兩下,竟聽得人聲,於是加快動作,片刻後地窖圓門顯現,門上一把青銅方身鎖,鏽跡斑斑。
宋文豐轉身去拿樹下鐵斧,斧下鎖斷方得拉開窖門。
“可有人在?”宋文豐喊道。
“唔……唔,救我,救我。”地窖中突然竄出一人,將探頭觀察的宋文豐撲倒在地。
……
正廳內,宋文豐端坐於前,淑娘站於身後,林韜側坐,二牛側立。
面前有一人跪坐。
“小的,小的家住應天府,來此投奔親戚,半路便將盤纏花光,恰好遇見一旅商販,路伸援手,才能進了曹州城。”
“表哥本是願意收留小的。”
“可是表嫂設計刁難,令表哥心生嫌隙,還沒半個月就被趕出了門。表哥又可憐小的,予我一貫銅錢。”
“小的想做些活計,攢夠盤纏回應天府。後來,後來經人推薦做了書童。”
“老爺待小的甚好,直到有一天與友人吃酒後,那人夜裡……”
“之後,小的就被關在窖裡。”
“所幸得幾位恩人相救……唔……唔……”書童泣不成聲,甚是可憐。
豢養這種事,本就上不得臺面。官家曾連發數道詔書,明令禁止此等行徑,奈何收效甚微。民間私養屢禁不止,大多數為名士、官僚、地主等。
“小哥莫哭,你先站起來,不用跪著。”宋文豐將他扶起,“還未問小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