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巫山雲雨後,土行孫與鄧嬋玉成就夫婦,鄧嬋玉失了貞潔,也只好隨了土行孫。
土行孫道:“我二人可至相府,叩謝姜師叔與我師尊,成就撫育之恩。”
鄧嬋玉點頭道:“此事固當要謝,然我父親昨日不知敗於何地,豈有父子事兩國之理,乞將軍以此意道達於姜師叔得知,作何區處,方保兩全。”
“賢妻之言是也,殿上就講此事。”兩人商定,來至相府說明此事。
姜子牙捋須道:“此事也不難,若嬋玉果有真心為國,只消請他自去說他父親歸周,父女同殿為臣,但不知嬋玉可肯去否?”
鄧嬋玉噗通跪倒,言道:“丞相在上,賤妾既已歸周,豈敢又蓄兩意,嬋玉願說服父親降周,全我父親性命。”
姜子牙大贊道:“好,小姐有此覺悟,不愧女中豪傑。今小姐既欲親往,吾撥軍校隨你一同前去。”姜子牙說的大義淩然,暗地裡不過是想派兵士監管鄧嬋玉,假若鄧嬋玉有異心,即刻誅殺,絕不留情。
且說鄧九公收集殘兵,駐劄岐山一夜,至次日升帳,其義子鄧秀、先行官太鸞、副將趙升、孫紅侍立。
九公哀然嘆曰:“吾行兵以來,未嘗遭此大厄,今又失嬋玉,不知死生,正是羊腸藩離,進退兩離,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太鸞諫言道:“元帥可差官上表進朝歌告急,一面派人入城探聽小姐下落。”正說話間,左右報曰:“小姐領一支人馬,打西周旗號,於轅門處求見。”
“什麼!”鄧九公,手略微有些發抖,既有興奮,也有憤怒。失而複得,未能盡忠。
鄧九公喝道:“帶上來!”鄧嬋玉至中軍,雙膝跪下,咚咚咚當場給鄧九公磕了三個響頭。
“這麼說,你投靠了西周!”
鄧嬋玉啜泣道:“孩兒系深閨秀豔,以被土行孫奪了身子,已然是他的人了。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反中奸計。”
“好你個孽女!”鄧九公噌一聲,拔出劍來,要劈了鄧嬋玉。
“元帥!”太鸞等急忙上前拽住,言道:“元帥三思,她可是你唯一的女兒。”
“哎!”鄧九公憤恨地將劍扔在地上,痛心的看著鄧嬋玉。
鄧嬋玉又進言道:“父親,今紂王無道,天下三分,有二歸周,其天意人心,不蔔可知。縱有聞太師、魔家四將、十洲三島真仙,俱皆滅亡,順逆之道明甚。今孩兒不考,歸順西岐,不得不以利害與父親言之。”
“父親以女兒親許敵國,姜子牙親造商營行禮,父親雖是騙他,然紂王豈肯信之,父親歸商必遭屠戮。孩兒乃奉父命,歸適良人,自非私奔桑濮之丘,父親亦無罪孩兒之處。父親若肯依孩兒之見,歸順西岐,擇主而侍,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實也是棄暗投明,從順卻逆,天下無不贊賞。”
鄧九公沉凝,環視太鸞眾將,嘆道:“我兒!你是我愛女,我怎捨得你,只是天意如此。但我羞入西岐,屈膝於賣笊籬的姜子牙?”
“這有何難,姜丞相虛心下士,並無驕矜,父親若肯降周,孩兒願先去說明,令丞相出城迎接。”
“為保我一營將士,只好如此了。”
鄧嬋玉說服鄧九公先回相府,對子牙將上項事訴說一遍。
“哈哈哈,鄧元帥果然是時事英雄,眾將隨我一同出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