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在外面耽擱的功夫,或許想要的食材就被選走了呢?挑食材環節就不同於考試了,當即就有競爭,還會影響到後續發揮。”
“等等,謝瑜先走了!他開始選了![期待地搓手手]”
“哇,謝瑜都不像其他人會環顧張望,不是在跑動就是在拿菜,選菜也很精準啊!”
“以前學過人族古語,覺得謝瑜這種風格,像給詞兒……似乎是,有的放矢?”
謝瑜確實沒有先發優勢,但他把食材分佈圖記在心裡,對應上自己要的食材,就不需要再去尋找食材所在位置,直接高效地尋著記憶裡的位置點,把食材往手上籃子裡收。
到最後,謝瑜選齊了所有需要的食材。到點集合,一眼望去,就自己籃子裡食材最多。
主持人開始盤點五位嘉賓選取了什麼食材,等最後說到謝瑜這來,也迷惑了。
“阿瑜,你籃子裡,怎麼什麼都有……”他蹙起眉,把話頭遞給謝瑜。
現場和直播頻道兩端,不少觀眾也在疑惑。
“謝瑜這是要做什麼?其他嘉賓的菜籃子,都能看出要做什麼菜式。就謝瑜,葷的素的,成品半成品都有,調料也不少……”
“謝瑜別是想大包大攬吧?不要啊,這樣做不好的,東一下西一下,討好不到現場觀眾評委的。[瘋狂搖頭]”
“看謝瑜一臉笑不自知的樣子,有點替他擔心。[抿嘴]”
“大家先別急,我是人族出身,謝瑜這種做法,我似乎在哪裡見到過。特別是籃子裡還有片裝紫菜和一種很少見的醋……”
鏡頭裡的謝瑜淺笑,娓娓道來,“我是想嘗試著做一類人族歷史中的特色食物。因為這類食物所需的食材多樣,所以拿了不少。”
謝瑜一開始本想試試中華美食,結果思量來思量去,發現人族美食中,葷素糅合在一起的美食,大部分得趁熱才好吃。
先前做功課,發現不少嘉賓做出來的食物,送到觀眾評委手裡,不能保證溫度。正好上輩子各種壽司都吃過,如此,謝瑜最後還是放棄了做中華傳統菜式的想法,採納了鄰邦的特色美食。
“這樣啊,那就讓我們期待阿瑜的表現。”主持人點頭,放嘉賓歸位。
原本空曠開闊的舞臺,被工作人員搬運來了烹飪裝置。五位嘉賓都獨立享有一套裝置,流理臺上鍋碗瓢盆一應俱全。
五人裡有兩位是女性,謝瑜讓女嘉賓優先。他走後,隨便挑了一個位置。
節目進入短暫的休息環節,謝瑜跟著嘉賓走回坐席。兩位女嘉賓走下臺去,似乎是找化妝師補妝,兩位男嘉賓拉著謝瑜聊天,也不藏私,大方地交流廚藝。
謝瑜不計較節目名次,也不覺得自己同其他嘉賓是競爭關系。聽著其他人的做法,時不時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節目短暫中場休息後,全部嘉賓就位,直播通道從廣告切回拍攝現場。謝瑜趁著幾分鐘的空閑時間,盡一切可能去回憶壽司有多少種造型和類別。
“那讓我們正式進入《美食天下》第二個環節!受邀嘉賓已經完成了菜式選定,也收集到了所需食材。接下來,我們將給他們兩個小時的時間,讓他們完成作品。”
謝瑜安靜聽著,想到做壽司,壽司米煮熟前還需要浸泡約一個小時,替自己抹了把汗。還好時間趕得及,不然他都不能按時交卷。
“當然了,今年節目機制有所改革,為了讓觀眾們嘗到剛出爐的新鮮美食,我們提倡早做完的選手提前交作品。按照提交順序,作品將會提前發放給觀眾嘗味。在品嘗完全部作品後,統一投票……”
主持人說完,又加了一句,“當然,為了保證公平,越提前交作品的嘉賓,會享受越多的補償加分。而一次臨時求助機會這種機制,將會繼續保持。每位嘉賓都有,過期作廢。”
現場觀眾和嘉賓聽到這種說法,都驚呼一聲。謝瑜一愣,覺得不太妙。
按照新機制,提早交出作品有利有弊,但說到底,這種複雜的兩軌制計分方法,多少會帶來不確定性。
他壓下心頭的猜測,跟一眾嘉賓走回流理臺前,不急著動手,先是拿起一旁節目組配給嘉賓作記錄用的光屏,把自己想做的款式寫下來。
其他嘉賓已然開始處理食材,謝瑜不急著碰流理臺一角的食材,先找出了節目組配備的好幾種米。他細細觀察,沒多餘時間可以來做實驗,只能憑感覺挑選最近似壽司米的米種。
他先是按比例調出了米,拿蒸鍋裝了水,把米泡進去。
移動鏡頭在五個嘉賓位上空盤旋,等飛到謝瑜面前,就停留了下。也就是這短短一秒的停留,讓現場觀眾和直播頻道裡的網友,把謝瑜的舉動看清楚了。
“謝瑜在幹嘛?知道他是人族的,別不是要做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