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方主任在將軍吶!實不相瞞,這錢是打算還那些急需用錢的散戶的,當找他們眾籌也就是用這十天半個月,如果他們急需用錢,我呢提前還上,也省些利息,對大家都好。”劉已達解釋說。
“再說,這錢只有讓它動起來,讓錢生錢,把資金充分利用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把賺到的錢投到股市運作利用是一個,在鵬城投資建電子廠是一個,提前還錢給散戶是一個。”
劉已達表現得很大氣,給了人有種:不拿這一百萬當回事的感覺。
對他在鵬城發財了的事更是羨慕不已,同時的,對於他在鵬城建立的電子公司和電子廠更是羨慕得流口水。
這年頭就是這樣,越顯得財大氣粗,越顯得有能耐,越能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越相信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發財之路。
宴會愈發熱鬧起來,敬酒的敬酒,想要塞錢給劉已達的自然瞅準機會把他拉到一邊竊竊私語,話題少不了讓他再弄一次眾籌,或是讓他再到銀行貸款,但這次劉已達嘴巴緊閉,就是笑著搖頭,不肯上套。
最後方主任把大姑丈杜偉國都拉過來逼宮,一起作說服工作,並放言:“偉國,這聯社放款可是你的工作職責,現在有這麼好的優質客戶不爭取,你這可存些失職啊!”
弄得大姑丈苦笑不已!
飯後,參加宴會的客人都收到一份禮物:一套化妝品、一個去電子廠當工人的名額。
小姑回去夫家住,縣城家中留有他們的新房,爺爺奶奶和二叔三叔小叔他們家想連夜坐車回去,但劉父劉母不讓。
家裡和大姑小姑家這麼多人也是住不下,幹脆就在迎賓館開了房間,大家可以繼續話嘮,同時也享受全縣最好賓館的服務。
真土豪,不差錢!
劉已達豪氣地說出這句話後迎來的是老媽的一個巴掌。
隔天和小姑去辦理護照後便去了聯社取款三十萬元並回到三灣鄉,從三灣鄉收上來的身份證已無法退還給原主人,只能給他們補償,讓他們自己去掛失補辦身份證。
原計劃是一張補一百元,但一算之後發現要一百八十萬,不用眾人勸說,他馬上就軟了。
最後後降為十元,近一萬八千張身份證要近十八萬,不是他吝嗇不想花錢,而是現在拿不出錢來。
發放身份證遺失補償的事交給了二叔,三十萬元中剩下的錢,用於給一些因經濟困難而提前兌現眾籌憑證的客戶,錢不夠時再找劉父拿。
二叔對於鵬城之行的事情百聽不厭,雖然他早已知道結果和大體情況,但對於具體細節和當時的想法更為關注,或是更為感興趣,每逢聽到精彩緊張糾結之處,情緒更是無法自己,搞得劉已達在二嬸和弟弟妹妹面前尷尬不已。
小姑和小姑丈要停薪留職(其實就是辭職),雖然還可以厚著臉皮佔著原來的房子,但最後商議了之後還是決定先將東西搬回爺爺奶奶家,一些貴重的細軟將來隨身帶到鵬城。
東西不多,用拖拉機拉了兩趟,在份屬劉父的房子裡這邊擠一擠,那邊挪一挪也將就擺放下,不影響使用就行,其他的鍋鍋缽缽就放廚房,留給老人使用。
接下兩天都是在三灣鄉,三嬸也被動員去鵬城,三叔不好長時間和三嬸兩地分居。
萬一三叔被年輕姑娘迷了眼鬧婚變,這影響可不好,有三嬸在邊上看著,估計會好上很多。
三叔可不比自己“見多識廣”,想來他會感謝自己的。劉已達心裡如此說,完全忘記了自己的麻煩也不少。
三天後三灣鄉,回來時一輛寬敞的大巴車,再次南下時是兩輛,鄉政府前面的空地站滿了要登車南下的和送別的人群。
“小達,看起來人太多了,有些不在名單裡的也要跟著南下,是不是讓人先上車?”
要登車南下的其實也好認,當時一起回家的都穿有電子廠工作服,此外還有許諾給的差不多三十個名額,不過他們在縣城上車,三灣鄉這裡增加了二十名額。
無論縣城的和三灣鄉的,身上都穿有一件印有電子廠中英文和ogo的短袖t裇(夏裝便服,宣傳用的)。
這次回來帶了一百件t裇除發一件給要南下鵬城的,到時統一著裝上車,其他的都送人了,但現在一看穿著電子廠運動服和t裇的就有上百人。
“上車吧,沒有邊防證的就別讓他們上車,現在先擠一擠。二叔您給我爸打個電話,讓他再聯系一輛長途大巴到縣城接人。”都是鄉裡鄉親的,招誰當工人不是招,幹不了就送回來,就當是請他們到鵬城旅遊。
縣城那邊沒有出情況,唯一的小插曲是行警中有四位也跟領導打好了招呼,決心跟劉已達南下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