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為何突然想打倭國?”
“哪裡有金銀,有土地,有不要錢的苦力。”
“倭國地處海外,居於小島,其國土面積加起來恐也不足我大明一省之地,陛下何苦勞師遠征?
再者,此等撮爾小國,臣不認為能有什麼油水,縱使有些許金銀也不過些許,何補大軍消耗?”
“黃愛卿孤陋寡聞爾,倭國雖國土面積狹小,但島上資源可謂豐富,猶其勝產金銀,黃愛卿可知去年煌明商會與倭國進行金銀交易獲利多少?”
朱由檢這個問題把黃立極和眾臣都問懵了,沉吟些許後,黃立極似在心中略微計算了下後猜測道:“莫非有幾十萬兩?”
在他看來,那倭國就那麼大點地方,再怎麼做生意撐死能賺個幾十萬兩白銀也就是頂了天了,聽陛下這意思想必是獲利不少,那自己就按最大的猜便沒什麼意外了。
但是讓他和眾朝臣沒想到的是,朱由檢居然笑著搖了搖頭,隨即緩緩道:
“非也,去年煌明商會驅船去倭國,一整年獲利高達三百萬兩白銀,二十萬兩黃金。
迄今為止,如今裝滿大明各地官倉的糧食都是用這筆利潤買回來的,錦衣衛更是探查得知,倭國有一個叫做石見國的地方。
哪裡有個銀礦每年都能開採出上百萬兩的白銀,據說其十幾年前的巔峰期曾每年開採出四千萬到五千萬兩左右的白銀,如今的西人可是將其稱為金銀國度。
我大明如今的財政狀況雖有好轉,但仍然是入不敷出,加上近年來天災不斷,根據欽天監的測算未來十幾年天災都不會斷絕。
如此一來,朝廷每年必然要為救災付出大量的財政支出,若是僅靠朝廷的正常稅收,我大明如何能撐的住?
所以,哪怕是為了大明,朕也要打倭國,打下了倭國,別的不說說,只要能夠拿下倭國全國的金銀礦,那便不算虧本,我等可以拿銀子從海外買糧食,從而供應本土的百姓。”
朱由檢一番話說完,朝堂眾臣個個倒吸一口冷氣,他們是因為朱由檢說的倭國能開採出的金銀量而感到震驚,感到不敢相信。
到時陛下既然敢說出來,那麼一定便是真的!
很多人的眼神閃爍了起來。
忽然許多官員站了出來,齊齊拱手道:“陛下!倭國乃是太祖所定不徵之國,臣等請陛下遵守祖制,莫要妄動刀兵!”
朱由檢眼神一掃這些站出來的人,一旁的王承恩立即很有眼色的附在他耳邊輕聲道:
“陛下,這些出來的好多都是沿海出身的官員。”
霎那間朱由檢便明白了,嘴角也掛上了一縷冷笑。
感情是自己盯上了倭國的金銀,反而不想讓朕去啊。
冷笑兩聲,朱由檢道:“祖制?眾位愛卿跟朕說祖制?
若按祖制,你們這幾位站出來的……”
朱由檢拉長了聲調,隨即臉色一變,陰沉著臉突然爆喝道:
“全都要剝皮充草掉在衙門口以儆效尤!”
那幾個站出來的官員臉色瞬間變的煞白,險些當場癱倒在地。
朱由檢卻依舊不依不饒道:“還不徵之國,不要妄動刀兵?
你們說這話你們自己信嗎?
你們什麼打算真當朕不知道啊?
這邊你們不讓朕去,轉頭恐怕你們就自己去,然後大把大把的銀子往自己家摟,對不對?
反正這種事你們乾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你們可熟練的很!
次次都說朕與民爭利,與那個民?
那些百姓能出海,能買的起奢侈品?
呸!
你們嘴裡的民,說的是你們自己吧,你們是生怕朕多賺一兩銀子,你們就少賺一兩,所以就千方百計的阻止朕賺銀子,而你們卻千方百計的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