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沉默了很久,終於有人站了出來。
黃立極站出拱手道:“陛下,臣認為現在的的當務之急是要趕緊通知那些流民所去的州府,讓他們儘快將這些出省的百姓留住,然後跟他們把事情說清楚讓他們回去,不然那麼多人在境內到處流傳安全隱患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往京城的這一隻也當讓順天府的官員們儘快將其攔下遣返,京城重地當以安穩為第一要務。
但值的注意的是,在下旨讓這些州府的主官留勸這些百姓的時候務必要讓他們仔細講清楚,同時也要小心底下的小吏上下其手,讓本來無甚之事給硬弄成人禍。
當然,各地衛所也當在流民入境之際便做好備戰準備,因為我們也不清楚這些流民裡到底有沒有蘊含野心之輩,若是不多加小心,被賊人乘虛而入那便是無謂的損失了。”
聽完黃立極的建議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衝著朝臣大聲道:“看看!看看!你們都好好看看!
怪不得人家是首輔,而你們卻是現在的地位,黃首輔此等老成謀國之言堪稱百官之表率,你們都給朕多學著點!”
言罷朱由檢冷哼一聲,轉頭又衝著黃立極道:
“黃愛卿,此策既是你提出的,那便讓你去處理,朕讓兵部吏部和戶部一同協助於你,務必經儘快將此事平息下來。”
“臣領旨!”
黃立極領旨退下後,朱由檢又轉頭看向兵部尚書崔成秀問道:“崔尚書,西南戰事平定後,軍中將士的撫卹獎懲可都順利?”
崔呈秀趕忙站了出來道:“陛下放心,一應撫卹獎懲均已按制進行,這次的撫卹也按照陛下的意思提高到了以往的三倍,軍中將士們可對陛下感恩戴德著呢!”
朱由檢滿意點頭,隨機又道:“西南之事你做的不錯,接下來西南地方上定然還會有小規模的叛亂,對於這種情況你兵部當儘快拿出個可行的辦法,儘量將事件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
不可讓這些餘孽影響到土改的進行,你明白嗎?”
“臣明白!”
“很好!”
朱由檢點了點頭,如此一來西南的事便可告一段落了,但這並不就意味著他可以放鬆了。
西南戰事雖然已經平定,但更大的挑戰已經來了,根據前世的史書記載,自崇禎元年開始,前身在位的十七年裡整個大明無時無刻不在遭受著天災的肆虐。
如今的陝西大旱雖然可怕,但相對於往後的歲月來說也不過是個開胃菜而已,雖然在旱情開始前朱由檢就已經讓煌明商會配合當地官府將各地的官倉都已填滿。
但糧食是寶貴的,它不能憑空變出來,如今的官倉儲存的糧食也僅夠支援當地三年的。
三年,這意味著無數的糧食,這些糧食都是煌明商會不惜虧本從海外運來的,除了必要的開支外,整個商會這兩年的利潤都貼了進去,這才儲存了那麼多的糧食。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這天災不是一時的,之前接下來的十幾年,關中的糧食估計都要處於欠收狀態,而光看官倉裡的那點糧可沒法撐下去。
而煌明商會也不可能繼續虧本從海外運糧,他本身都還是要運轉的,而已經拿出了這麼一大筆利潤購置糧食後,本身商會明年的各項計劃都已經受到了影響。
所以在這官倉裡的糧食吃完前,朱由檢便必須另尋法子來讓受災的百姓能夠繼續活下去。
正思考著的朱由檢忽然猛的抬頭,直接便發問道:“朕記得雲南邊境是不是有個小國?”
黃立極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回道:“回陛下雲南銜接兩個小國家,一曰安南,一曰寮國。”
“安南,寮國嗎……”
朱由檢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思考良久忽然道:“我記得安南本是我朝領土是吧?”
黃立極不明白聖上為什麼會突然問這個,但還是老實回答道:“回陛下,永樂年間成祖曾派兵收復過安南並設交趾三司,但安南地處偏僻,其地之人更是食古不化,朝廷收復期間叛亂不止,朝廷為此靡費甚巨,故而宣宗時期便將其放棄了。
如今安南是黎氏當朝,老臣聽說這兩年黎氏的權臣鄭氏跟南邊的阮氏正在打仗,國內亂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