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腦中亂七八糟的思緒,朱由檢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朝堂上。
見這會兒因為剛才黃立極和自己的那番對話所有的朝臣都要麼懵逼,要麼思考起來,居然沒人再出來奏事。
見此,朱由檢便清了清嗓子。
“咳!咳!”
既然你們沒話說了,哪就讓我來說吧!
朱由檢的咳嗽聲立刻將百官的思緒給牽引了回來,俱都將目光重新放到了朱由檢身上,想要看看這位新君有什麼話要說。
清了清喉嚨,將百官目光都重新吸引了過來後,朱由檢這才朗聲道:“現在你們都沒什麼事要說了吧?既然你們沒有,哪就輪到朕可,朕今天要說一件事。”
說著,朱由檢就向一旁的王承恩使了個顏色,王承恩立刻會意,伸手入懷掏出了一份早就寫好的聖旨遞給了一旁的鴻臚寺官員。
哪鴻臚寺官員起初先是一愣,待接過聖旨一臉疑惑的開啟看完後頓時臉色大變,隨即一臉遲疑的看向了朱由檢確認此事的屬實與否。
對此,朱由檢微微點頭,肯定了這件事,哪鴻臚寺的官員臉色一陣變幻後便重重的點了點頭,恢復了一臉嚴肅的表情展開手中聖旨宣讀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以沖齡,統承鴻業,其為祖功宗德,為袛服於典章;吏治民艱,將求宜於變通。朕年少。不識上古賢王治世之妙,然,朕聞之,古者聖王治世,民不加賦,而海內用足豐饒,朕雖不敏,亦心嚮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門諸卿有司,即日起,有明一朝,永不加賦!”
轟!
百官震動!
勳貴震動!
就連一門外守衛殿門的大漢將軍聽到後臉上都不由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永不加賦!
這四個字說出來輕輕鬆鬆,但對於百姓們來說,這四個字卻重如泰山!
賦是什麼?
賦通俗來講就是人頭稅,交給皇帝的人頭稅,是入的內帑。
百姓人家有多少男丁就要每年交多少稅!
自從萬曆年間張居正一條鞭法實施後,明朝的人頭稅及徭役就被均攤到了田地中。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按照當時一條鞭法的量地計丁法,將一州縣役銀均派於該州縣之丁糧。編徵時並考慮民戶的土地財產及勞動力狀況徵收。
役銀:徭役和人頭稅也就是丁銀的結合。)
又將農戶分成了上、中、下三戶。
有丁無糧者作為下戶,仍納丁銀;有丁有糧者編為中戶,丁糧俱多者編為上戶,俱照丁糧並納。
這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將徭役和人頭稅和田稅融合在一起,以州縣為單位徵收,全年清查並將百姓按照有人無田、有人有田、田人都比別人都得這三種農戶分層三等,多的多交銀子,少的少交銀子。
這樣一來百姓就會改變過去明明家裡沒田,但還要交田稅最後被逼的家破人亡的慘事。
讓百姓減輕了不必要的負擔。
但這種政策卻影響到了地方上的官紳地主的經濟利益,他們本來靠著手中的權利將自己家的土地按在哪些無地和有地百姓的頭上,讓他們幫自己交稅和服役,最後百姓被逼的承受不起之後趁機以低價或者搶奪的形式奪取他們的田地家產,逼他們賣身為奴,從而大量的兼併土地,而且還能把鍋甩到皇帝頭上!
你們看,你們被逼成這樣都是皇帝要收賦收稅造成的,所以怨不得我,你們要怨就怨皇帝吧!
一條鞭法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他們的這種手段破滅,於是明裡暗裡的阻止著一條鞭法的施行,只不過當時張居正當政,手段狠辣狠狠的整治了一番這些人,最後他們只得無奈接受這種政策。
但張居正故去後人亡政息,這些地主再次故態萌發,到現在為止一條鞭法已經近乎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