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後。
此時的茅山早已不像當初那般荒蕪,主峰之上建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道廟,外側立起了圍擋的石牆。內部房屋有序排列著,每扇房門的上方都掛有一個長方狀的牌匾,解釋著它們各自的用處。
院內,三五成群的道士在各自的崗位上爭相忙碌著,他們有的在整理書籍,有的在照料花草,還有的在傳道授業...
最西北的角落被搭起了一座高臺,它超過邊側的圍牆數倍,幾乎與廟內最大的主殿相持平。高臺的頂部支起了一座四方小亭,順著頂部向下懸掛著一口大鐘,那鐘一經敲響,鐘聲渾厚悠揚,很快便會傳遍廟內的每個角落。
當然,它不是沒事敲一敲讓弟子們練練臂力,也不是閑來聽一聽洗滌下尚有迷茫的道心。鐘聲一旦響起,就代表整個宗內有大事發生。三響為組,成倍遞增,九聲為終,生死存亡...
這不,已經消極了多年的它,今天終於再次煥發了生機。
‘鐺...鐺...鐺...’
隨著三聲鐘鳴,一行道士從主殿內有序而出,匆匆向著東南方向的一處隱秘的側峰趕去。
抬眼望去,這處側峰上密密麻麻的長滿著樹木,它們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內涵八卦列陣之法,如果沒有熟悉環境的人領路,定是會被困死在這山林之中。
這些道士在領頭之人的帶領下,快速的穿過樹林來到了後方的小塊空地,空地的盡頭是一處被人修建過的依山洞xue。道士們隔著洞口三十米的距離紛紛停下了腳步,他們整理了下衣衫,讓站姿更顯的筆直些。
站在他們最前面是一位揹著桃木劍的中年身影,此刻他的眼神中帶著毫不隱藏的急切,不時的還會偏過頭看看身側,眼中伴著些不捨。
他們在等待著什麼東西的到來...
“恭迎父親祖父、老祖)出關...”
隨著洞xue的兩道石門慢慢開啟,一位身穿青色道袍,銀發盤於腦後,面帶紅光的老者,右手握著紫色的拂塵,從洞內緩緩走出。
外面恭候多時的一行人見到老者均神情恭敬,他們齊齊低頭俯身,雙手抱於頭前,對著老者行了個禮。
由洞內走出的老者左手抵在額頭之上,眼睛微眯著抬頭看了看天空。看模樣想來已經是很久沒有見到過陽光了。
待適應了外面的光亮,老者右手上的浮塵輕輕從身前劃過,行禮的道士們這才紛紛抬起頭來。
老者的目光先是看向了隊伍最面的那個中年男子,兩人對視了片刻,久久不語,那種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隨後,老者將目光轉向了中年男子的身後,那個與他和與自己有著幾分神似的年輕身影,目光逐漸變得溫柔。
“子辰,這...是我的孫兒吧?”
身著白袍,背負木劍的中年男子愣了一下,大概是太久沒有聽到過有人這麼親切的呼喚自己了,他微微向前跨出一步,拉近了些與老者的距離,聲音有些顫抖的道,“是的,父...父親。”
身後的那年輕男子見狀也是懂事的跟著跨出一步,微微行禮。
“孫兒陶錦良,拜見祖父。”
老者點頭示意,臉上盡顯慈愛之色。
“我茅山歷代子孫,緊遵祖師遺命,隔代守衛此處洞xue。一晃到我這兒就已經延續了十二代,如今我的使命已經完成,這第十三代的守衛工作就傳給你了,錦良,以此紫星拂塵為證!”
“是,孫兒領命!”
那道年輕的身影走上前去,雙膝跪拜,恭恭敬敬的接過老者手中的拂塵。此物通體呈銀白之色,其上銘刻著組多紫色紋路,搭眼望去,如夜空中諸天繁星,浩瀚深奧,其頂端配有雪白色的頂級獸毛,一塵不染,相傳乃是茅山開宗祖師留給世代守衛的信物。
老者扶起面前的孫兒,一隻手掌緊緊的抓著他的手臂,另一隻手不斷撫摸著他的額頭。疼愛了片刻後,輕輕出聲道,“茅山宗歷代負責守衛的祖孫,只有這交替之時才能溫馨片刻時光。良兒啊,以後就要苦了你了!”
“孫兒不苦,身為陶氏後人遵循先祖之訓守護此地,是孫兒的榮耀!”
“好!好!陶家後人各個有此品性,可保我茅山宗基業屹立千年不倒!”
“孫兒,這洞內分三部分,外層為守衛活動之地,中間是暗道機關,最裡面就是祖上禁地。關于禁地裡的詳細情況在外層有書籍記載,你進去慢慢觀看即可。切記,不可隨意出入禁地!”
如果有人此刻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陶錦良雖然低著腦袋一副受教的模樣,但那兩只大眼睛卻暗中滴溜溜的轉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