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獨這一條被州衙的官吏們集體反對。
這幾天邑城的死者不少,凌盛國的傳統,死者身後應該入土為安。眾生必死,死必入土,用棺材盛屍體,掘土為墓。
儘管這些死者若是到了晚上爬出來,城裡所有人都會大難臨頭,但官吏們還是不願意拋棄傳統。
時間緊迫,玄羲懶得和他們囉嗦,他拿起案上驚堂木一拍桌子,把下面站著的官吏們俱是嚇的不輕。
他唬道:“如果不執行,一律按照城門上趙知州的下場。”玄羲身上永遠都有貴族的驕傲之氣。
看著玄羲在堂上威儀的模樣,金山知道他是裝的,便是在東宮時,他對人都不是那麼兇。
果不其然,當底下的官吏都低下頭,玄羲抽空看向站在一邊的金山。他原本表情若寒星,立即就變成嘴唇上挑,彷彿得意的要求金山表揚,你看,我把他們都嚇住了。
金山也低下頭,掩蓋自己的偷笑。
這時,有下級官員說道:“一些有功名的人怎麼能火葬呢?不如,放寬一點,讓有功名的人依舊土葬,無功名的布衣百姓火葬。”
玄羲沒有和他們爭辯,只說:“你和我的劍講道理吧。”
僵持了片刻,州衙大堂上的官吏們還是同意玄羲的指令。
不料這指令才下達,就有人不服,竟嚷嚷著把死者的棺材抬進州衙大堂。
赭州在邑城的各級官員,明著不敢反對玄羲的新政令,背地裡卻讓人為難玄羲。
在吵吵嚷嚷間,棺材已經抬上州衙大堂,而指揮他人抬棺的是一個耄耋老頭。
這老頭是致仕的官員,便是告老還鄉的官吏。大夫七十致仕。老於鄉里,七十曰老而傳。傳家事,任子孫。
問題便在子孫身上。他的兒子死了,昨天夜裡被活屍咬死,今晨被抬進邑城。
趙知州先前封城不讓人進城,只是限制平頭百姓的,對於這種以前有官身的,自然是按照另外一重標準。
致仕的官吏大多很難纏,能夠在仕途安穩待到七十老境,退下養老的,必然年高德劭。這些人平日在鄉里最是難纏。
如今,這個王芃章死了唯一的兒子。而新來的太子卻要把他的兒子燒掉,自是決計不肯罷休。
他被邑城的小官吏兩句言語挑唆,歷時就抬了兒子的棺木上大堂,找太子對質。
畢竟強龍還壓不過地頭蛇,何況是身份存疑的太子。
玄羲一心想得是排除邑城的隱患,不知覺就得罪了許多人。
喜歡這屆太子不及格請大家收藏:()這屆太子不及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