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皎如,這個名字十五年來在佘氏的心中唸了一千遍,一萬遍。就好像能再殺她一千遍一萬遍。
她怎麼也想不到,一個看起來這麼善良,充滿同情心的女人,會在日後做下如此可怕又惡毒的事情。
錢皎如對佘氏的長女很好,不是一收留她們就開始好,而是某一天非常突然,錢皎如把佘氏的長女看作親女兒一般,吃穿用度都和她的女兒李舒爾,也就是後來的金山一模一樣。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夫人那麼疼惜自己的女兒,但看著粉妝玉琢的長女吃穿和夫人的孩子一樣,佘氏作為孩子的親孃雖然覺得奇怪,也沒有多置喙。
然而,十五年前的三月初二,那個佘氏永生永世忘不了的日子。她準備上縣裡趕集買東西,年幼的銀扇哭個不停,怎麼哄都哄不好。
佘氏懷銀扇時,丈夫正病重,當時佘氏非常勞累,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維持生計,所以銀扇生下來就體弱,很少哭鬧。
銀扇一反常態哭個不停,佘氏不願丟下哭鬧的女兒,東家的活不能拉下,她把襁褓裡的銀扇打成包袱背在背上,十里路程走去趕集。
回去的路上就聽見人們議論紛紛,說著附近的一戶人家參與了王后謀逆的案子,丈夫、妻子和五歲的女兒都被殺死。
聽到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佘氏甚至沒有覺得任何異常,然而當她回去,卻發現事發的正是自己幫傭的地方。
躺在地上的三具死屍,一具是錢皎如,一具是錢氏的很少回家的丈夫李清明,另外一具居然是自己的長女。
佘氏當時就懵了,簡直晴天霹靂,看到屍體時她以為自己在做夢。
她顫抖著,哭喊著,爬到自己女兒的屍身前,看到長女身上可怕的傷口,和地上流下的血跡。她幾乎瘋了。
怎麼會謀逆呢?官兵還殺死了自己的女兒?
就在佘氏在地上呼號痛哭時,和錢氏玩捉迷藏的金山從水缸裡爬出來,她娘讓她藏在裝著水的水缸裡,並且囑咐她,不叫她不許出來。
五歲的李舒爾獨自在水缸裡泡太久,實在受不住,頂開缸蓋爬出來,看到地上爹孃的屍體便嚇昏過去。
看著李舒爾和地上的女兒一樣的穿著打扮,佘氏突然明白為什麼錢皎如對自己的長女這樣好,一樣的年紀,一樣的打扮。
她幾乎不敢相信這背後意味著什麼,一個善良的女人為了讓自己女兒能逃脫,犧牲了別人的女兒!
她想要掐死地上暈倒的李舒爾,可她只是一個五歲的女孩,這讓佘氏怎麼下得去手。她想要捂死她,可背上的銀扇像是不讓她這麼做,大哭不止。
她掙扎著,猶豫著,最後沒有動手,決定一走了之。
佘氏席捲了李家所有值錢的細軟,就在準備走時,經過李舒爾前面。
那個小女孩喊了一聲:“娘。”
這一聲“娘”,帶著多少淒涼孤苦,如同她以後要走的,一直走下去,自己卻渾然不知的道路。
佘氏聽聞,渾身震顫,竟然邁不動一步。
喜歡這屆太子不及格請大家收藏:()這屆太子不及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