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章借來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想用來說明一些東西和諷刺一些東西。——曹宗濤的話
天在兩個倒黴蛋不知不覺之中就亮了。
樹洞外面的外面的世界此時在被雨水浸泡過後顯示出了新的生機。是的,一切都彷彿是新的,天空現在變得澄澈透明,不再像是昨天那樣灰濛濛的樣子;而地上的落葉在被雨水刷洗之後,變的金黃金黃的,就像金子一般反射著太陽的光茫。
森林裡時不時的有雨水滴落在樹叢中,發出“嘀嗒嘀嗒”的響聲,似乎是在向整個世界宣告他們所堅信的一種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欣欣向榮,一切都彷彿預示著新的希望。
終於,不知道在遠方村落的公雞第幾次打鳴之後,樹洞裡的龍小天和小和尚兩個大懶蟲才睡眼惺忪地睜開了雙眼,來觀看這新的時代,來理解那新的聲音。
“小和尚,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了?要是完全康複了,我們就離開這裡,去找找有人煙的地方。”龍小天看向小和尚,帶著點關切地詢問。
“我感覺我已經全好了,我們可以上路了。”小和尚說著,一下子從地上蹦了起來,看起來精神不錯。
“那我們就上路吧!”龍小天見小和尚沒有問題了,也不多說,起身整理了一下樹洞裡的擺設,向菩提樹表示感謝,然後兩個人就離開了樹洞,向大路的方向走去。
而就在兩個人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看到大路的影子的時候,一曲甜蜜的歌聲從前方傳了過來:“你是那天邊最美的雲彩,讓我用心把你留下來,留下來……”
龍小天聽到歌聲,知道前方不遠有行人在趕路,就停下了腳步,對小和尚說道:“道紀,我把你送到這裡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交給你了。”說完龍小天施展潛龍訣陷入隱身狀態,就彷彿是從小和尚身邊憑空消失了一般,不見了。
而小和尚畢竟與龍小天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知道龍小天並沒有走,只是不想和路上的人見面而已,也不說話,就好像根本沒有龍小天這個人一般向大路走去。
不一會功夫,小和尚就看到一幫騎著驢溜著馬拉著車趕路的人迎面而來。
“籲,籲……”趕車的車把式一看到小和尚站在路邊,停下了馬車,過來問話。
“小師傅,您這是趕路啊還是打劫啊!”車把式說著,臉上露出頑皮的笑容,開玩笑道。
“這個不一定,我化緣。”小和尚一副呆頭呆腦的樣子開口說著。
“看不出,小師傅還挺風趣啊!是趕路的吧,要趕路就上來坐一會吧,我們不要錢的。”後面一起趕路的一個青年人走了過來,很熱情的說道。
“那小僧在這裡謝謝了。”小和尚說完也不客氣,就朝人家的馬車走過去。撩開車門,鑽了進去。
可是不一會,小和尚又紅著臉爬了出來。
“小師傅,沒關系的,你就進來坐又怕什麼。”一名女子嬌滴滴的聲音從車裡傳了出來,引得趕路的一堆人哈哈大笑。
小和尚這邊,面色窘迫,一時有點不知所措。好在那位青年又走了過來,拉著小和尚上了另外一輛車。
這時,一行人歡快的歌聲在才又響起,繼續向前駛去。
2.
這一行趕路的人實在是魚龍混雜,男女老少都有。看上去有做工的工匠,也有經商的商人,還有的像是遠方前來投親的婦女。但基本上都是“短衣幫”——曹宗濤介紹
人數眾多的車隊,在走了有一上午之後,才來到了一個人煙密集的小鎮。到了鎮上,大多數的人是各歸各家,各找各媽,不一會一百來人的隊伍就還剩一半了。
剩下的人們在一起商量了之後,拉幫結夥的往這個小鎮最熱鬧也最受歡迎的酒店趕去。而邀請小和尚坐車的那名青年十分的熱情,拉著小和尚也往那家酒店走。小和尚實在是推辭不過,只好跟他一起前往。
以上所有這些趕路的人包括小和尚在內都沒有發現,他們後邊用來運草料的馬車微微地晃了一下,然後周圍的草連片的倒地,似乎有什麼東西走過,之後一切就都杳無蹤跡了。
這個小鎮,聽趕路的人說,名字叫魯鎮。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臺,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所以說小和尚在被那位好客青年拉來之後,也只好陪著他一起站在櫃外,就著鹽竹筍吃饅頭。
而就在這些身著短衣的人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名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長著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的人走了進來。只見他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而他剛一進店,所有的人都笑了。
有一位正在吃飯的短衣主顧見他到來直接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櫃臺上的小酒保借過錢,遞過酒和茴香豆。孔乙己接過,略帶著點猶豫往周圍看看,就向小和尚這邊走來。至於之前與孔乙己打趣的那位短衣哥們,見他如此冷漠,自覺沒趣,就繼續吃自己的東西了。
而與小和尚一起吃飯的青年,見孔乙己走來,微微地皺了皺眉頭,拉著小和尚走開。小和尚有點奇怪,但也只好跟著那人一起離開之前的位置。可這位孔乙己大人,好像是相中了小和尚一般,又跟了上來。
3.
宣告一下,本文的孔乙己與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不一樣的。雖說他倆有很多相同點,比如說名字和長相一樣,也都是受到世道禍害的讀書人。——曹宗濤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