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剛剛升起,整個天地都沐浴在朝霞之中,天空一朵雲彩也沒有,竟是難得一見的好天氣。
“希望會順利。”
他自言自語著坐上車,前往薄扶林道的勞拉家,八點半準時抵達。
這時,勞拉剛好吃完早餐準備出門,二人會和,然後兩人,準確地說是四人,道格拉斯和勞拉,外加林曉光,還有一名開車的司機,四個人坐在黑色的賓利上,直奔港大。
港大就坐落於薄扶林道,和勞拉家距離很近,步行過去很方便,林曉光也不知道為什麼史密斯夫婦還有坐車過去。
很近的路,幾分鐘就到,車子開進校門,門衛直接放行。
賓利一直開到本部大樓樓下,三人一起下車。
文學院就坐落在本部大樓內,校董會也在其中,三人就此分開,隨後他被帶領著去一間教室,推門而入,進去一瞧,裡面沒有一個人,勞拉讓他在後面找個位置坐下,囑咐一句,然後就走了。
林曉光拿著論文,安靜地等待著,九點還沒到,四位教授陸續過來。
這四個人組成答辯委員會,兩個老外,兩個華人,最年輕的都有四十多,老的頭髮都白了,兩個老外都是英裔,華人中還有個混血,最後一個倒是純正的炎黃苗裔,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外黃內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英菲爾德是主答辯教授,埃文、霍爾和張教授是答辯委員,勞拉並不在答辯委員會中,林曉光只知道這些東西。
九點一到,他主動走上講臺,微微抬頭,一一掃視著坐在階梯教室的四位教授。
然後,他開始用英語發言,先做自我介紹:“尊敬的教授先生,您好,我是清華大學畢業生林曉光……”
他還沒說完,下面一個略為年輕的混血教授霍爾,就粗暴的打斷他的話:“你的來歷我們都知道,就不要多說了,我們時間比較寶貴,直接進入正題吧。”
林曉光沒有理會他的無禮,看向另外三位教授,主動詢問:“教授,是否開始正題?”
為首的一個頭發花白的白人教授英菲爾德,面色古板,沒有點頭,卻問:“你的英語帶有美國加州腔調,是去過加州,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我從小學英文,英文老師是從加州華人街回來的。”林曉光解釋。
“這樣啊!”英菲爾德點點頭:“那就開始吧。”
林曉光這才開始。
“首先,我將才15分鐘左右的時間內,講述論文的標題——《白鯨》對於美國文學與文化中‘白色’象徵意義的重新建構,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詳細地就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作出介紹,並談論自己寫作論文的體會。”
這一次,倒是沒有任何人打斷,霍爾教授沒有,英菲爾德教授更沒有,張教授也沒有。
林曉光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
十五分鐘的時間轉瞬即逝,在他講述期間,一直沒有任何人插話,直到答辯者概述論文環節結束,開始最為重要的一環節,答辯老師提問。
這才要見真章了,那可就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