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出來了,以後生產隊長說話都不頂用了,生產組長才做主,手裡握著權利,分給哪家一等田還是三等田,都由他說了算。
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嚴東明,在坐的有二十來個人,只有一半的人才能上。
接下來,嚴東明宣佈人選。
“大隊長林伯原,兼任1組組長,林仲軍,2組組長,柳宏昌3組組長,柳金昌4組組長,杜正義5組組長,杜紅民6組組長,楊紅軍7組組長,楊鐵8組組長……”
他說完,在坐的中年人,一個個眉飛色舞。
見此,旁邊的幾個老人,輕咳一聲。
嚴東明臉上帶著笑意,繼續說:“另外宣佈一下生產組長人選,伯原爸,你是1組副組長,還有宏昌叔……”
這下幾個人傻眼了,原來副組長,竟然是他們的爹。
老人們,這才臉色稍霽。
之後抓完鬮,土地包產到組,就這麼定下了。
林曉光還是挺佩服自己的,這次包產到組,實際上是以家族為基礎,南窯村四大姓,杜、楊、柳、林,選出四家共四個話事人,幾個老人第一次掌握這麼大的權利,當然舉雙手支援。
有他們支援,他們幾個當生產組長的兒子、侄子,也不會反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往後幹活的時候,老人說話更要聽。
以往村裡的懶漢不幹活,無非仗著可以吃大鍋飯,別人看他不是自家人,不是一個姓,都有顧忌,沒法動他,現在不行,他不幹活,自家的長輩先跟他過不去。
當天晚上回去,幾個生產組長打定主意,要給這幾個懶漢點顏色看看,地就分給他們最差的。
次日,林曉光見證村裡分地。
南窯村不到一百戶,全村人口不超過五百,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村。
全村土地一千畝出頭,包括川裡的水田,河邊的河灘地,半山的梯田旱地,人均2.4畝,算起來還是比較高的。
這次分的時候,男女老幼都分,而且等額,還沒出生的就沒有了。
嚴東明拿著地圖,站在田壟上。
村裡的大小夥子,都扛著鐵鍬,拿著線團,聽從他們幹部的安排,開始劃分土地。
旁邊,林衛東有些憂慮:“小光,你說咱們這麼幹,不會出事吧?”
林曉光搖搖頭:“只要撐到秋收,就算捅到中央,也不會有事。”
歷史上,農村改革,也就只有西川、江淮和北平受到表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江淮小崗村,這一次,咱西陝也不能落後。
江漢敢為人先,才有武昌起義,可等到改革開放,還是落後了。
唯有深鎮彎道超車。
長安失落一千年,不能再落後了。
“小東,去,去叫你媽,趕緊做飯,等下我和小光去城裡。”林伯原喊道。
“誒!”林衛東應一聲。
回到縣城,林伯原就把分田的事,一股腦全彙報給老頭子。
林曉光站一旁,不得不服,老頭子真是老謀深算。
就包產到組這事吧,老頭子不支援不反對,預設他們行事,出了問題,上頭不會找他算賬,自然有嚴東明和林伯原背黑鍋。
當然,要是上頭表揚,他再站出來,也不晚。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