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挑起這場鬥爭的人,林曉光很是討厭。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
比如是真的推崇純文學的那些文學青年,那就是單純的文學路線之爭。
還是假借文學青年的名義,以學校的集體榮譽為由,挑動五四文學社和清華文學社的戰爭,就像那天跑來質問林曉光的鄧國慶,以及丁抗美認識的邵小兵,謝晨陽和葛軍,這些是清北文學社誰強誰弱之爭。
再就是,在清華文學社鬥爭中,失意下臺的祁明遠,不甘離開的範天明,還有心懷不滿的周承輝,這些估計就是單純的洩憤。
林曉光感覺到反動派在合流,像官僚、買辦、地主士紳一樣的文閥、學閥以及失意社閥,聯合起來,絞殺大眾文學這個工農革命聯盟。
祁明遠之流最卑鄙不過,邵小兵也沒好到哪裡去,至於文閥們,也不是純潔無瑕。
敵人來勢洶洶,誰都感受到了,梁振道就寬慰他:“人啊,想要做事,肯定會遇到阻力,唯一不遇到阻力的,就是混吃等死,小光,你要撐住。”
“我當然能撐住,我就是無語。”
林曉光最近受到的壓力很大,作為大時代的小人物,處在風口浪尖上,還真有點不淡定。
“你說那些文閥們,你要寫自己的嚴肅文學,你特麼自己去寫不就得了,偏偏還叫別人寫,別人寫個通俗文學,你就嘰嘰歪歪的,說人低俗,你看真正的大文豪,誰像你一樣,魯迅有指責過張恨水嗎?”
最近,說大眾文學低俗的人大有人在,清華也不是沒有,陳一鳴作為讀協社長很氣憤。
“這話我贊同,大文豪都是虛懷若谷的,他們即便不寫通俗文學,也不會蔑視,只有那些半瓶水才晃盪,裝什麼大尾巴狼。”
林曉光也是無語。
“你看人魯迅,他母親是張恨水小說迷,但他是個孝子,每逢張恨水新書出版,一定要買回去給他母親看,魯迅有說過讀者垃圾,有說過他母親沒有審美?”
他也忍不住生氣,就是因為聽到有人說,青年文摘是垃圾,這特麼怎麼能忍?
有些人別的不會,就會扣帽子。
大眾文學和小眾文學的區別,並不在於是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
藝術與思考,本來就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它處在我們對生活的本能需求之外,儘管某些人將其視作必需,嚴肅文學與純文學天生就與追求享受消遣的大眾相矛盾,大眾文學,必將失去一些“核心”。
但精英文學就能看不起市民文學嗎?看不起草根文學?甚至看不起後世的網路文學?
裝什麼精英貴族,三代以上有幾個貴族出身的?是原來住在北平故宮的那一家,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而崛起的湘軍淮軍集團,還是早已灰飛煙滅的北洋軍閥,亦或者偏安臺灣的蔣氏家族?
現在有幾個還高高在上的?
“文學終究不能只是少數人的自嗨,想要時期發揮更大的力量,必然要走向通俗化的道路,更何況,青年文摘並不低俗,給大學生青年看的,能低俗嗎?最多不是純文學而已。”林曉光堅定信心。
青年文摘的事情,很是牽扯他一部分精力。
最近這段時間,就為忙這件事,每天兩千字的《英雄志》抄書活動,他都暫停了。
心裡有些煩,便想找人聊聊,鍾文璋鍾記者是個好物件,此外,差不多就是傅老師了。
一想到傅老師,林曉光才發現,他兩個多月都沒看到她了,至於家屬院那邊,最近太忙,更是沒有去過。
“今天就去看看吧,萬一人回來了呢!”
他想到就直接去了。
上樓後,準備敲門,沒料到,門還真開著。
他敲了敲門,一邊喊著青桐姐,準備進來,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出來,登時一愣。
“呃……小朋友,你好,我找住在這的人,傅青桐老師。”
“哦,你是我小姨的學生,名字叫林曉光,對吧?”傅徽眨巴著大眼睛。
“額,對,我是林曉光,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