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想一出是一出?”林曉芸哭笑不得。
“我思考一週時間了。”林曉光看向一旁的楊藍:“藍藍,你怎麼看?”
楊藍看一眼他,再小心翼翼看一眼林曉芸,見她笑意盈盈,便避開她的視線,臉色微紅,說道:“我覺得挺好的,給自己找點事做,不過,小光,你忙得過來嗎?”
“當然可以啊。”
得到表妹支援,林曉光很開心,回答道:“成立社團,創辦社刊,又不是多大的事,我以後當社長,主要是出謀劃策,抓大放小做決定,主要工作有社員去做,我又不會事必躬親,怎麼忙不過來?”
林曉芸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有點相信了,便問:“那你這個青年文學社和青年文摘,究竟是個什麼章程?”
“我打算搞一個跨學校的文學社團,把全北平各大高校的文學青年組織起來,不過成立社團不是我的目的,搞青年文摘這個期刊才是。”
“立足於清華,輻射全北平。”林曉光擲地有聲。
“喲,還真是搞大事啊,我這小心臟承受不起,你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做不了這麼大的事。”林曉芸被嚇到了,擺擺手。
“姐,你做人還能不能有點追求?去年高考複習的時候,你沒想過自己能考到北平,現在還不是來了?你要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林曉光恨鐵不成鋼。
林曉芸定定地看著他,過了好半晌,撲哧一笑。
“行了行了,答應你就是了。”
堂姐答應,表妹自不用說,林曉光頓時長舒一口氣,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現在忽悠到兩員大將,下一步,忽悠更多的人入坑,青年文學社的架子就搭起來了。
“你打算怎麼做?”林曉芸盯著他,料想他會有好主意。
林曉光小心翼翼看下週圍,壓低聲音:“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泛青年文學聯盟,跨越院校的大社團,吸收所有熱愛文學的有志青年加入,這個組織是金字塔結構,社長拉七個部長,每個部長拉七個組長,每個組長拉七個組員,或者可以設立更多的職位等級……”
“四級就是四百人,五級就是兩千八百零一人,差不多夠用了。”
沒錯,就是傳銷,只不過等級有限,只有四五級,影響力侷限在一個小範圍。
聽他這樣一說,林曉芸突然覺得搞一個兩千人的大社團太簡單了,她都有些意動:“還有呢?”
“我們這個泛青年文學聯盟,承認雙重社團身份,也就是說,成員可以是北大五四文學社社員,也可以是聯盟成員,我們不在乎表面上的東西,只要社員為我所用,甚至於,我們還能變五四文學社為我所用。”林曉光侃侃而談。
“這不是和我黨打入國黨內部一樣嗎?”林曉芸恍然大悟。
“聰明!”林曉光打一個響指。
“那怎麼策反他們?”
“封官許願,準確地說,權利,這就是我剛才說的,誰跟我們走,誰就是我們的朋友,誰來得早,拉的人多,誰就是部長,來的遲了,不好意思,社員都沒你的份。”
林曉光接著解釋:“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對青文社而言,一切把持著其他文學社團所有權利的工農兵學員,這些不允許77級新生說話的老資格,死抱著反對雙百方針的死硬分子,都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學會鬥爭策略,團結大多數,打壓一小撮。”
“怎麼團結,怎麼打壓?”林曉芸有些興奮。
“用權利和福利來拉攏分化,我們要團結77級新生,尤其是不為其他文學社團所重視的這些愛好文學的學生,權利就是青文社內部各個職位,福利就是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