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光找到楊藍時,她正在食堂排隊打飯,幸好還沒有打上,便直接拉她出門。
等二人見面,相互問候之後,三人一起上公交車。
在傅老師的帶領下,三人抵達王府井的全聚德,當然,這年頭還不叫全聚德,只叫北平烤鴨,要到93年公司法正式頒佈生效之後,全聚德集團公司才註冊成立。
三人進店,傅老師直接走到一個人面前,才落座。
“諾,鍾文璋,你找的人,我給你帶過來了。”
然後指著林曉光,介紹道:“這是我的學生,林曉光,也就是《英雄志》的作者,長安君,這是他表妹,楊藍,就在清華隔壁北大就讀,怎麼樣?夠驚訝吧?”
鍾文璋一臉錯愕,之前聽她說作者很年輕,但實在沒想到,會這麼年輕,看臉這麼嫩,身高這麼矮,估計才十五六歲,這麼大能考上清華的,果然不是一般人。
“你好,我是香港商報的記者,鍾文璋,粵州人。”他不敢託大,以對待同齡人的姿態,主動開口。
“鍾記者,你好。”林曉光心思電轉,隱約間猜到他的來意。
“我說,你們兩個,能不能等下再聊,先上菜,行嗎?讓我們兩個女士在這乾坐著,也好意思?”傅老師嗔怪瞪著二人。
“青桐,你稍等,先點菜吧,馬上就上來。”鍾文璋無奈苦笑。
林曉光聽到這個稱呼,不禁眯了眯眼,看他們這個樣子,很熟啊,好像關係很鐵的樣子。
北平烤鴨是全國馳名的老字號,店裡的東西頗貴,一隻烤鴨要八到十塊錢,其他的菜也要一兩塊,傅老師倒是不客氣,點兩隻烤鴨,一隻白切雞,一盤迴鍋肉,一盤小炒肉,再點兩個素菜一個湯,才意猶未盡結束點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等上菜的功夫,鍾文璋和林曉光就聊開了。
對於林曉光一個十六歲的學生,寫出《英雄志》這麼一本武俠小說,他沒有半點懷疑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年頭,能接觸到港臺新派武俠的人,在大陸屈指可數,都接觸不到,更遑論創作。
但可能性極低。
如果不是自己親筆書寫,要麼就是代筆,要麼就是把別人的稿件據為己有,還是那個原因,大陸能接觸到港臺新派武俠的人,屈指可數,所以懷疑不成立。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大陸十六歲的學生,能寫出港臺新派武俠,天生就會?太荒謬了吧。
鍾文璋對此很好奇,閒聊間,便諸多試探:“林先生看過很多武俠小說吧?”
“當然。”林曉光朝楊藍眨眨眼,示意她稍安勿躁,隨即同鍾記者侃侃而談:“港臺有金古梁溫,外加三劍客,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這些大家的作品差不多都看過。”
這話一出,鍾文璋再無懷疑,香港武俠作家也就罷了,臺彎的也知道,看來果然是業內人士。
“只是,不知道從哪看的?”他還有些好奇,卻不追問,只是繼續閒聊。
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聊四條眉毛陸小鳳,聊白髮魔女練霓裳,聊四大名捕會京師,聊著聊著,話題逐漸偏離,天文地理歷史軍事,隨意海侃,一直聊到天色漸暗,不得不結束。
二人聊得甚歡,甚至有些相見恨晚。
最後,鍾文璋才拿出一個信封:“長安兄,這是稿費,一千八百元,還請收好。”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