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李嬌兒與潘金蓮結仇。
單表金蓮回到房中,捱一刻似三秋,盼一時如半夏。
知道西門慶不回家,把兩個丫頭打發睡了,藉口去花園中游玩,將琴童叫進房來陪她吃酒。
把小廝灌醉了,掩上房門,褪衣解帶,就把他睡了。但見:
一個不顧綱常貴賤,一個哪分上下高低。
一個色膽歪邪,管甚丈夫利害;一個春心蕩漾,縱他律法明條。
百花園內,主母房中。
自此開始,每夜婦人便叫琴童進房如此。
未到天明,就打發出來。
背地把金裹頭簪子兩三根帶在他頭上,又把裙邊帶的錦香囊葫蘆兒也送予了他。
豈知這小廝不守本分,常常和同行小廝街上吃酒耍錢,頗露行跡。
常言: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有一日,風聲吹到孫雪娥、李嬌兒耳朵內,說道:“賊賤人,往常假裝清高,如何今日也做出這等齷齪事兒來?”
一齊來月娘處檢舉。
月娘再三不信,說道:“且不說你們和金蓮置氣,拋開這點不也得惹的孟三姐怪罪?那小廝是她進門帶來的,只說你們擠兌她的小廝。”
說的二人無言而退。
之後婦人夜間和小廝在房中行事,忘記關廚房門,不想被手下丫頭秋菊出來淨手,看見了。
次日當做秘密分享給後院丫鬟小玉,小玉又對雪娥說了。
雪娥同李嬌兒又來月娘這兒控訴,如此這般:“她屋裡丫頭親口說出來,又不是俺們汙衊他。大娘子不說,俺們自對大官人說。若是饒了這個賤人,除非蠍子蜇了我都能饒過!”
此時正值七月二十七日,西門慶從勾欄院中回來要做壽。
月娘道:“他才回家,又是他好日子,你們不聽我的,只管說去!等他鬧將起來,我不管你們。”
二人不聽月娘的話,等到西門慶進入房中,一齊來檢舉金蓮在家怎的養漢子一事。
這西門慶不聽萬事皆休,聽了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走到前邊坐下,連聲叫琴童兒。
早有人報與潘金蓮。
金蓮慌了手腳,派春梅忙叫小廝到房中,囑咐千萬不要說出來,把頭上簪子都拿回來收好了。著急忙慌,就忘了把香囊葫蘆解下來。
琴童被西門慶叫到前廳跪下,西門慶吩咐三四個小廝,拿大板子伺候。
西門慶道:“賊奴才,你知罪麼?”
那琴童半天不敢言語。
西門慶喝令左右:“拔下他簪子來,我瞧瞧!”
找了下見沒簪子,就問:“你戴的金裹頭銀簪子,到哪裡去了?”
琴童道:“小的並沒甚銀簪子。”
西門慶道:“死奴才還搗鬼!與我剝了衣服,拿板子打!”
當下兩三個小廝服侍一個,剝去他衣服,脫了褲子。
見他身底下穿著玉色絲綢罩衣,罩衣帶上露出錦香囊葫蘆兒。
西門慶一眼看見,便叫:“拿上來我瞧!”
認的是潘金蓮裙帶邊的物件,不覺心中大怒,就問他:“此物從哪裡得來?你說實話是誰給你的?”
唬的小廝半天開口不得,說道:“這是小的某日打掃花園,在花園內撿的。並不是有人送我。”
西門慶越發怒了,切齒喝令:“與我捆起來狠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