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經夫剛能下地就再次離家出走使張霞傷透了心,大兒子沒按預定時間如期歸來令這位母親心裡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雖然張霞對其他孩子聲稱今後即使看見馬經夫凍死在街頭也不再過問,但她內心卻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最喜歡的大兒子。
馬經夫於一九七四年深秋也就是柳鋼不辭而別的次日傍晚回到家裡的。
他向母親承認錯誤並表明要退出江湖重新做人。真是應了“虎毒不食子”那句俗語,張霞再次原諒這個讓她操碎了心的兒子。
張霞擔心大兒子由於寂寞再次離家出走便四處買書、借書,以便讓從小就酷愛文學作品的馬經夫能在打發日子的同時得到充實和提高。她甚至為了了解大兒子的思想動態並幫助孩子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不顧疲勞經常在下班後與馬經夫共同探討唐詩宋詞或者剖析一些世界文學名著。
由於擔心大兒子出於經濟上的原因再與社會上的人接觸,張霞認可自己節衣縮食也不會少了馬經夫的零用錢,總之,作為母親,張霞盡可能滿足著這個正徘徊在善與惡之間的兒子。
這期間馬經夫身上發生了一些令人可喜的變化,這個將要成年的大男孩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馬經夫在書海裡找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他的心目中不再只有那些江湖好漢。他的心裡增加了許多母慈子孝以及風花雪月的事,這使他的視野開闊了許多也把胸中積蓄的唳氣沖淡了許多。與此同時,曾在血雨腥風中摸爬滾打的馬經夫像個普通家庭主婦那樣操持著家務,這個幹啥像啥的年輕人把粗茶淡飯做得香甜可口。神主有一天馬經夫居然拿起針線有板有眼地做起被褥來。他的變化把全家人看得眉開眼笑。
張霞高興又不安地關注著這一切。
一個月過去了,馬經夫表現得非常穩定,他似乎已習慣了這種平淡的家庭生活。
張霞覺得有些放心了,她期盼這種平靜的生活能夠持續下去,然而,她的親外甥侯鐵林來了——
幾年前侯峰被上級由盤縣法院審判庭庭長的位置上調到縣醫院擔任副院長,這位謹小慎微的老幹部很快就用踏實的工作作風贏得大家的尊敬。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一向善於扯虎皮做大旗的侯鐵林在父親庇護下混得如魚得水。侯鐵林中學畢業本該像其他知青那樣下鄉插隊落戶,可他本人根本沒去就被父親透過關系安排到南輝兵工廠。
環境變了人也學會了打扮,愛慕虛榮的侯鐵林託人在上海訂制了一副假發把天生沒幾根毛發的禿腦瓜蛋遮住,他為掩飾那雙肉泡眼又特意配了一副金絲邊平鏡卡在鼻樑上。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是半點兒也不假,原來愣頭愣腦的侯鐵林一下子變得斯斯文文看上去似乎很有學問的樣子。稍後,侯鐵林在乘火車時憑借吟誦唐詩宋詞跟一個叫劉英的女青年搞了物件,這下開銷大了,隔三差五還得向家裡伸伸手。
女朋友一聲要結婚,侯鐵林就給父母定了最後期限,全家人跟頭把式地總算如期完成任務。婚後,侯鐵林又給父親下了新的指令,作為實權派的父親果然沒叫侯鐵林失望,這個在山溝裡工作的年輕人如願以償地調回盤縣被安排到縣醫院理療科。
一切如意,生活反而顯得有些枯燥,從小就愛打架鬥毆的侯鐵林無聊之極就重新到社會上鬼混,當他聽到盤縣那些專門愛舞刀弄槍的混混傳奇般地談論春城小夫時不禁欣喜若狂。
侯鐵林知道隨著兩姨弟江湖地位的崛起,自己發財的機會來了,這個精於算計的漢子要在分享尊崇的同時在兩姨弟的戰利品中分一杯羹。
今天一大早興奮得一個勁兒抓耳撓腮的侯鐵林就迫不及待地登上開往春城的長途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