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報道》一直致力於推出最新的明星資訊,片場趣聞。
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這種大事,他們當然也蠻關注的,不過因為官方尚未明確表態是支援還是反對,所以,前幾屆的《中國電影報道》只能以插播簡訊的方式大概報道一下。
今年不一樣了,墨鏡王和沈臨共同擔任評委,這兩人的影響力可想而知,所以,於情於理,央媽也應該要做個專訪——盡管只有五分鐘左右的露臉時間。
“那您看了這些導演的處女作之後,有沒有特別想說的?”
“我最開始是抱著瞭解一下青年導演的水平來的,到了之後才發現,這幫獨立電影人玩的還是之前那些導演玩剩下的那一套,老實說,挺失望的。”
沈臨搖了搖頭,接著說道:“有很多新導演第一部作品就想向人們展示他是個導演,於是各種自嗨,自以為是的新增邊角料,然後就把一部原本還不錯的故事給整成四不像了!為什麼不把最基本的做好呢?”
“最基本的?”
“講完整一個故事,是電影最基本的要求。”
可笑的是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全國大部分專業導演居然做不到!
“就沒有什麼驚喜嗎?”
“看到兩部還算不錯的電影,一部叫《八月》,還有一部叫《喜喪》…”
“能具體聊聊嗎?”
“算了吧,我畢竟是評委,該遵守的規則還是要遵守的,再等幾天,等到結果出來了,我們再好好聊聊吧。”
沈臨想也沒想,直接拒絕。
“參加這次電影節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李蜜估計是想煽情,可惜她找錯了物件。
“…我也覺的我挺傻逼的,放下手上的工作看一幫人自嗨的不成熟的作品。”
盡管對方已經頗為委婉,李蜜著還是不舒服,反駁:“可這代表著我們華語電影的生命力和多樣性…”
“…”
“沈導,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說啊!”
“呵呵,我說了你也不能播啊!”
沈臨將面前的茶具擺好,給李蜜倒了一杯,也給自己倒了一杯。
“咱們還是聊點能播的吧!”
沈臨抿了一口茶,主動解圍道。
“那…我們還是聊聊電影節吧,王佳衛擔任本屆的評審團主席,你對他的感覺怎麼樣?”
“他有自己的電影哲學,我跟他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兩種導演,他拍電影喜歡慢慢來,很少有導演可以在一部電影願意花費那麼久的時間,我就不行,我要是一年時間做不完一個專案,我會急的睡不著覺。”
“那其他人呢?比方說湯惟?”
“我跟她之前合作過,是個很好的演員。”
……
進入七月之後,內地影壇還是那副鳥樣,軟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