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自上個月5月25日上映起便一路火爆,重新整理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十項記錄:
1、公映首日1.31億元票房,創下內地影史最高票房紀錄;
2、放映當日全國接近9萬場排片,破單日排片最高記錄;
3、5月26日斬獲2億票房,創單日票房最高記錄;
4、5月26日吸引598萬觀影人次,創下單日觀影人數紀錄;
5、首周票房破5.11億元,第二週票房6.2億元,第三週票房4.78億元,連續重新整理國産片首周、次周、第三週票房紀錄;
6、目前累計票房已破15億元,創下國産片累計票房最高記錄,成為首部超票房超十五億的華語電影,並打破了沈臨上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創下的12.6億元票房的紀錄;
8、投入成本低而票房增速最快,破紀錄地重新整理了投入與收益的反差比例;鑒於影片尚未下檔,相關統計還未完善)
9、廣告投入不多而媒體效應最大、票房增勢最快的國産影片的記錄;
10、在快速追趕國外大片在國內票房方面,也破了記錄,超過《阿凡達》保持的13.912億元的中國影史最高票房紀錄。
面對著國産電影《老手》的巨大成功,觀眾熱情相告,媒體熱烈報道業內人士傾情關注,製片方喜逐顏開。
導演沈臨則再次紅透,令一些大牌導演和製片商羨慕不已。
現在,在一片片的贊揚聲中,在一陣陣的熱捧之後,在一聲聲的賀喜中,我們倒是應該靜下心來,對《老手》的成功現象,作深度的分析,看看《老手》是如何成功的?
為何能成功?
它的成功對中國影視的發展能有什麼啟示?
它的這一神話般的“現象”對於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能起什麼借鑒作用。
總之,知其成功之然,更應知其成功之所以然。
結合媒體的議論和業內人士的看法,我們作了總結、分析和思考,覺得《老手》的成功至少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第一,《老手》的成功得益於中國文化産業強勁發展的態勢。
電影是文化産業中市場反應非常敏銳的門類産業,是大眾非常喜歡的一個藝術門類,一旦被廣大觀眾認定為好作品,好彩頭、好勢頭也就隨之來了,其發展之勢不可擋。
《老手》奇跡般的票房騰升勢頭,連導演沈臨都覺得“有點過分”。
現在這事已不僅僅是一個電影,變成了一個事件,一個“不尋常”的現象,《老手》的成功是撞上了好勢頭。
第二,《老手》的成功主要在於沈臨導演瞭解觀眾看電影的心態,滿足了觀眾對於電影的精神訴求。
導演沈臨分析說,影片的成功,主要在於“片子本身對觀眾訴求點的要求給得很明確、很清晰,因此有了好口碑,然後口碑相傳,這比所有的宣傳和廣告都管用。”
現在的觀眾選擇電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好看,不會大多地去計較製作、特效、藝術性等,廣大觀眾對電影很寬容,他們討厭的只是被欺騙。
以前的國産大片靠明星陣容、宣傳炒作把觀眾引進電影院,觀眾曾多次上當。
他們學精明瞭!
明星人頭堆得再多,你炒得再熱鬧,只要內容不好看,觀眾也不想再進影院去看你的電影。
《老手》恰好避開了原來的這些炒作模式。
《老手》之所以能倍受歡迎,也是因為它是一部尊重觀眾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