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韓國電影的素材有很多,沈臨也說了不少,除了分析韓國電影崛起的原因,還順道推薦不少精品的韓國電影,當然少不了從導演角度分析下電影出彩的地方。
這一次錄制的內容很足,夠剪輯成兩期。
《臨行》錄制完成,愛奇異的負責人離開,圍觀群眾們紛紛散去準備各司其職,演員們也開始了正式拍攝前的試演。
一切恢複到正常劇組該有的樣子。
“好了,咱們開始拍攝吧!”
約莫過了半小時,隨著場務的打板,《那些年》真式開拍!
事實上,真正的第一個鏡頭是從前天開始,但那是預告片內容。
很簡單幾個場景,而且涉及到的角色也很少,即使這樣,已然ng了不少幾次。
之前已經提到一次,電影的拍攝並不是按照既定的順序一鏡到底,所以才會有剪輯師這項職業的存在!
當然,當特定條件擺在那裡的時候很多拍攝也必須要迅速進行。
比如在場地受到限制時就要先從集中拍攝特定的場地的戲份,在演員檔期出問題的時候就要集中拍攝有檔期演員的戲份,在季節和天氣環境受到限制的時候也要抓住機會迅速進行拍攝。
這麼做能夠節省很多費用。
當然,假如以上的這些條件都不受限制的時候,那該拍什麼戲?
按照劇情發展拍攝?
不會的,大部分劇組會去拍一場簡單而又有示範性的戲份。
什麼叫簡單?
鏡頭固定、道具稀少、演員少、情節簡單,如果能夠動作少那就更好了。
那麼什麼又叫有示範性呢?
盡量找尋劇組裡經驗豐富的演員上馬,讓他們拍攝這些簡單的場景。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清晰。
簡單的劇情和經驗豐富的劇組就意味著鏡頭的成功機率極大,這樣就可以迅速的順利完成拍攝,給劇組工作人員以及劇組中的新人演員帶來極大的信心,增強大家的積極性。
而且從簡單的戲份開始演員也可以迅速的進入狀態,為後來複雜的戲份打下基礎
為了開個好頭,也為了給演員們樹立一個好的典範,沈臨決定把第一個鏡頭拍攝定為廁所內的戲份。
多說一句,國內也有很多大導演喜歡開鏡挑戰最難的鏡頭,比如凱歌導演,當初他在拍攝《梅蘭芳》這部半部經典之作的時候,開機鏡頭也就是“邱如白”扔稿件的鏡頭,直接磨了孫紅磊整整一個下午!
等下開拍的情節很簡單,井伯冉飾演的老曹要求柯近藤替他代寫情書並代為傳遞,而柯近藤反過來討價還價。
如此而已。
演員就倆,黃萱和井伯冉,這兩位在整個演員隊伍裡堪稱老戲骨!兩人的資歷最深,參演過的電影電視劇最多,演技方面不用多說,雖然算不上精湛,但肯定都是合格的。
戲份內容也很簡單,兩人並肩而立,站著小便池邊撒尿邊說話;
拍攝的技術更簡單,在放置著小便池牆上面架起一個固定的機位即可。
所以,無論怎麼看這場戲都應該是出師大捷的。
但是拍攝時,也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一會兒演員笑場,或者是表情不到位,一會兒擺放在‘廁所’臺前的‘百事可樂’位置歪了,更離譜的,還有一次,這罐可樂居然從臺上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