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身份
拍在御書案上的手又痛又麻,微微灼熱的觸感讓謝瑖找回一絲理智。他按捺住心中煩躁,上前拿起那兩道假的先帝遺詔。
不論是聖旨還是皇帝行璽俱都是真的,他伸手在額角處按了兩下。
心中盤算汪淮這一環套一環的做法。
汪淮從很早之前便開始佈局,否則這些事情不會如此緊密,根本沒有給他喘息的機會。
先帝留下制裁東廠和謝珩的遺詔,汪淮定是一早就知道,他先是引而不發,等待時機。一邊卻又在東廠那邊做了手腳。
若非汪淮對此有所察覺,平吉絕對不會到如今都不能接觸到東廠核心。且東廠真正有用的探子名冊,和可以聯絡這些人的方法,全部消失不見,不曾留下一點線索。
汪淮看似丟了東廠督主之位,可實際他不過由明轉暗,還在繼續把持東廠真正的力量。
他先是讓埋伏於東宮之中的探子盜走了先帝遺詔,後又用自己的失蹤假死麻痺他,讓他失去戒心。
謝珩的反應也很不尋常,就好似一直在逼迫自己對他出手一般。
按理說謝珩本不該如此急著回邊關,可他偏偏在那等緊要時候,寧願抗旨也要私自出京。如此一來他不得不召回張成川。
世人都知道,英國公世子張成川乃是他幼年伴讀,二人兄弟情深,多年前便是板上釘釘的太子一黨。張成川的話可信度比任何人都高。他說英國公府從未收到遺詔,便沒人會認為張成川撒謊。只會覺得他這個新帝沒有容人之量,急於殺人滅口。
在他大意之下,汪淮又讓埋伏於東宮的細作製作了假的遺詔,讓他如今百口莫辯。
真正的先帝遺詔只怕早已不在世上了。
謝瑖想到此,不由冷哼一聲,他現下明白汪淮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名不正,則權不穩。”
汪淮所為只是讓他君權不穩的第一步,一旦他有了此等汙點,日後謝珩只怕就可以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出兵。
不想背上謀反叛亂之罪,便必須要師出有名,這假的遺詔就是汪淮為謝珩親手造出來的“名”。
左丞相見小皇帝這麼快便想到了其中訣竅,心中暗自讚歎,他沉默一瞬道:“如今局面並不好破,不知聖上意欲如何?”
低頭看向手中的兩道遺詔,謝瑖緊了緊雙拳,想了一瞬後才出聲。
“真正的先帝遺詔已經丟失,你再去製作兩道,真真假假,先把這池水攪得更亂再說。”
雖然張成川已經開口,他就算拿出真的先帝遺詔也挽回不了多少頹勢,可也聊勝於無。先埋下一個因,說不得日後可派上用場。
“詳查東宮,凡入東宮五年以上之人,朕要他們祖上三代所有資訊。”
忍著怒火,謝瑖如今急於找出身邊這個背叛之人。
此人行事神不知鬼不覺,定然在東宮蟄伏已久,否則不會讓他沒有一點頭緒。
左丞相聞言應是,看了謝瑖一眼後,便轉身離開,安排人手調查東宮去了。
因不敢盡信東廠同錦衣衛,謝瑖想要的東宮之人資料,查起來難免束手束腳,五日後左丞相才拿出一疊卷宗交給謝瑖。
謝瑖一人在寢宮之中反覆翻看數遍,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