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韜最終還是吃了那碗野菜湯!
薛瑤對這個結果不在意,但也不算太意外。
反而,目前的狀況讓她更擔憂。因為,頭頂的天突然變了——烏雲慢慢聚攏,眼看著就要下雨。
如果下雨,空空如也的家裡就會讓她和薛文韜餓肚子。
所以在此之前,她要去找點吃的。
最簡單的法子其實是跟左鄰右舍借點米糧,但是,這法子原身用過了。不僅用過了,而且還跟鄰居里鬧了嫌隙。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左鄰右舍也不乏同情薛大山一家,可憐原身姐弟的人。在他們的娘離開後,對姐弟二人還是頗多照顧。否則,就原身那般照顧,薛文韜也不可能長大。
但是,這幾年,隨著薛大山的變本加厲,他們家日子越發的艱難,原身借的米糧都沒有再還上。一次兩次三次還能接機,可次數多了,誰家都不富裕,哪裡經得起這般借法?
從去年開始,左鄰右舍對他們家已經是繞道而行了。
於是,薛瑤放棄了這種想法,背了個揹簍出門,打算咬牙自力更生尋吃的。
四月,竹林裡的筍子應該還能吃!
薛瑤想到竹筍,又折回廚房拿了一把刀,這才出了門。
小喜村的村民聚集在東面,薛瑤家卻住在偏西的位置,前前後後總共有六戶人家。他們家都挨著竹林而建,從家出來左轉,直走大概二百米,就有很大一片竹林。
“嬸子,需要幫忙嗎?”
薛瑤剛出門沒幾步,就碰到了鄰居黃氏。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修復鄰里關係很有必要。
黃氏揹著慢慢一背豬草,佝僂著背,一步一步走的格外吃力。聽見有人喊她,一抬頭,重心不穩,連連往一邊倒。
等她看清誰在喊她,薛瑤已經鉚足了勁幫她抵住了要倒的揹簍,朝著她笑。
黃氏十分驚訝,“大丫。”
薛瑤沒看懂黃氏的眼神,卻幫著她將揹簍送回了家。臨走時,還不忘叮囑黃氏以後少背一點,傷了腰,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是一個醫者的忠告。
黃氏聽她叮囑,愣神的點頭,等回神時,早就不知道薛瑤走了多遠了。
薛瑤折騰了一趟耽誤了時間,頭頂上的天色越來也暗。她加快腳步鑽進了竹林,然後在竹林裡尋找起來。
筍,分為春筍和冬筍。而春筍又要經歷春天和初夏。
這已經是暮春時節了,雖然筍還在當季,但是,筍的口感已經趕不上二月剛冒頭那會兒了。不過,有的吃總比沒得吃強。
薛瑤在竹林裡轉了一圈,挖了十幾根筍。瞧著數量差不多能湊合兩天了,她才蹲下去背揹簍。
誰知,這剛打算使勁兒,竟然在暗沉的光線下看見了那密密麻麻的竹疙瘩裡藏著的肉。
她沒看錯,那絕對是肉!
薛瑤心裡又驚又喜,連忙抽出手,幾步爬到那竹疙瘩面前,伸手將肉從筍殼下拎了出來。
好傢伙,這塊肉足足有二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