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洛都,就等於拿下吐蕃這個道理,楊廣自然也懂。
他雖生於現代。
生於和平年代。
可是。
對於據點與城市的重要性,他也是懂的,因為,通常城市與據點都設在交通便利的要道上,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如同咽喉。
楊廣死死盯著地圖,目光落在了洛都的位置。
楊林此次出兵,有驚無險,雖然也犧牲也不少兵馬,可是,從戰略上,也基本達成了楊廣所預期的目的,楊廣就是想讓楊林兵指洛都,吸引吐蕃人的主要援軍前來增援,然後,將所有吐蕃人人主力吸引在洛都的平原地區,形成決戰的勢態……
楊廣非但在派兵增援楊林的時候,就已調了數十萬大軍趕到吐蕃邊境,並且,他早在楊林出征之時,就已經將大隋朝的九個軍中的其中之七,往西線調動,除了正北方與匈奴人對峙的第1軍和東北方向監視高句麗人的第2軍外,其餘七軍加地方府軍,共計六十餘萬,也被楊廣悉數調到了西線吐蕃與吐谷渾一帶集結。
楊廣的後手,既是以防萬一,也是想在戰場形勢隨時有變時,或援或阻,或攻或防,作出的一系列調整。
另外。
也直接可以籍此長途拉練,檢驗他上臺三年以來,勤奮練兵的成效。
事實證明。
效果不錯。
大隋軍隊,除了楊林先期十萬士兵,與後來增援的四十萬大軍外,如今,更增添了七十餘萬絡繹不絕趕來的援軍,形成了百萬大軍過大江的龐大規模,直接將吐蕃都城——洛都,壓得喘不過氣來。
真是。
山雨欲來風滿樓……
……
……
楊廣此時的注意力,除了集中在西部,另外,他還在重點關注北方的匈奴與東北方的高句麗人,因為,他了解豺狼的本性,動物世界裡,豺狼與野狗,是最會趁火打劫的動物,它們狡猾到會趁著獅子出門狩獵的時候,在獅穴附後窺視,若是留守的獅子不注意,它們就會撲到獅穴中偷吃,有時,甚至還會拖走幼年的小獅子。
所以。
楊廣的關注重點雖然在吐蕃與吐谷渾這邊,可是,他的目光對於北方的防禦線,也絕沒有掉以輕心。
兩線作戰。
是兵家大忌。
楊廣自然也懂集中力量於一只鐵拳捶死敵人的道理。
他立於地圖前。
沉吟許久。
身旁。
王東洋大氣也不敢出一口,眼望著萬歲爺臉上凝重的表情,王東洋深知,連日來,陛下吃不好、睡不好,都是在憂心國事,身為萬歲爺身邊侍奉之人,他能做的,無非就是與萬歲爺寸步不離,保證萬歲爺隨叫隨到。
軍國大事。
非同小可。
王東洋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自然最擅長察顏觀色。
他注意到。
陛下看著地圖時,眉心雖然緊緊地擰著,臉上表情凝重,可是,他的眼睛卻亮的驚人,那目光裡的堅毅與決絕,無論誰看見了,哪怕有天大的事情,瞬間也會消彌。
王東洋不由一陣輕輕顫抖。
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