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蓋林傳來的訊息可以得知,他現在已經佔據了土城。
並且。
周圍十里之地,已經放出了崗哨,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所以,楊林判斷,縱然吐蕃人有什麼陰謀詭計的話,問題也不是特別的大。
另外。
他從來都相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個說法,來就來。
敵人若是來,也沒有什麼好怕的,打就是了。
更何況。
如今楊林帶的這10萬軍馬,雖然說不是特別的多,可是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一路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加上他靠山王楊林也是大隋朝響噹噹的一條好漢,手中兩條水火囚龍棒,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能夠與他交戰的人也實在不多,而吐蕃……
還沒聽說土蕃有什麼特別出名的大將。
所以。
對於賈貞的疑慮,楊林實際上也在心中衡量了一陣,最後,他還是覺得立刻進軍土城。
進了土城,待稍作修整之後,接著揮師西南,直逼縈陽。
等到兵臨縈陽之時,主動權就完全握在了楊林的手中,可戰,亦可和。但是吐蕃人說了卻不算,一切,都是他靠山王楊林說了算。
賈貞雖然還是有些猶豫,但是他也考慮到戰場上軍情瞬息萬變,王爺的決定,也未必就是錯的,他的擔憂,也未必就一定正確。
所以,賈貞也就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擔憂,而是轉而研究佔領土城之後的下一步行動路線和方針。
大隋雄師。
兵指土城。
一路上旌旗招展,戰馬齊嘶,看上去煙塵滾滾,殺氣騰騰。
不要說小小的土蕃人,就連神看了也害怕。
果然。
隨著一路上派出去的探馬不斷回報,說在土城的周圍,並沒有發現吐蕃人的動向,楊林也就放下了心中最後的一絲憂慮,命令大軍入城。
不過。
在大軍入城前,楊林提馬站在城外一個高高的土崗上,指著遠處對賈貞和手下眾將道:“諸位……本王看著土城四面高,中間低,恰如被扣於盆底之中,……若是吐蕃人……引水來攻,該當何如呀?”
賈貞皺皺眉:“王爺,此地並無大河,此時也並非雨季,吐蕃人並不能蓄水來淹土城。
倒是此地地勢開闊,而土城城牆矮小,且又單薄,不但難守,而且易攻,在下料想,可能這也是土蕃人將此城棄之如雞肋的主要緣故。
但是。
我等……如果不防備敵人的水攻的話,在下認為倒是認為,應該考慮他們會否使用火攻?
王爺您看,城中的房屋多為草木,一旦燃起沖天大火,勢難補救,極有可能燒的瓦礫無存。”
楊林點點頭:“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