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自然很高興,無論朝中的官員如何,他,始終是站在幕後的那個人,楊廣知道,身為大隋帝國的皇帝,所有的臣民,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任憑驅使。
只是。
他似乎並不知道,他本身也是一名棋子,就像象棋正中間的帥與將那樣,看似可以將所有的炮士馬卒車等棋子指揮來指揮去,其實,暗中卻另有一隻手也在指揮著他。
哪怕是一隻小卒。
有時也能把將帥指揮得團團轉。
……
……
關於撫卹的事情,就這樣議定了,交由禮部制定有關細則,當然,楊廣把這一重擔,壓在了探花郎李滄的肩上,他相信,經過這三年來在禮部官位上的不停打磨,本就精明能幹的李滄,應該已經具備了能吏的本領。
雖然,這些經楊廣一手提拔起來的進士們,有許多人都因為少年得志而鋒芒外露,但是,楊廣喜歡,年輕人若沒了銳氣,那才是最大的悲哀,雖然,楊廣明知這些進士們做的許多事,未必能入他的法眼,但是,相對於那些老氣橫秋的老油條們,他倒更願意用這些年輕人去當急先鋒。
李滄攬下了差事。
韋津偷笑。
楊玄感滿臉黑線,又不好說什麼,因為,李滄是禮部的人,若是此事辦的不好,陛下絕不會只怪到李滄一個人的頭上,反而,會責怪整個禮部辦事不力,作為一個部門的最高頭頭,楊玄感其實相當反感部門裡的官員們碰到什麼事情擅自主張。
他認為。
有些年輕的官兒,實在不知天高地厚,自認為出身正途,凡事就想充當出頭的椽子,卻不知,椽子爛了,必然會連累其它的檁子與大梁。
一個整體。
每逢重大決策的時候。
其實。
楊玄感認為個人英雄主義實不可取。
沒法子。
萬歲爺金口玉言說了話,指定有李滄負責制定有關撫卹的事情事宜,楊玄感只有做好隨時替李滄擦屁股的準備了。
此事。
就這樣定了下來。
……
……
……另外,還有一事,楊廣覺得需要提上議事日程了,他看了看韋津,又看了看楊玄感,最後又看了看李滄,若有所思。
看到李滄,楊廣想起了被他調到揚州去,已經火箭般竄升提拔,做到揚州刺史高位的狀元趙京。
大業元年的第一科進士裡,屬趙京提拔得最快。
若是人人都如趙京,相信,那些諫官的口水完全可以活活將吏部淹掉,不過,趙京不同。
同一批進士中,當絕大多數人還在當著八品、九品的知縣、同知、博士等小官時,趙京卻像坐了火箭一樣,成了一地大員,這一點,吏部的官員早就已經對許多不服的人解釋過了。
“1,人家趙京是新科第一名狀元,也是古往今天第一名,咱們的陛下當然是更加垂青於他,提拔的快些,也無可厚非。
2,諸位,你們可別忘了,趙京還有一個身份,他可是咱大隋堂堂的駙馬爺,那可是萬歲的親戚,說句不好聽的,就算趙京封王封侯,各位也別不服,人家關係擺著明面上呢,對不對?
3,趙狀元確實有真才實學,這三年,他的治政大家是有目共睹他,說他是一名幹吏,也完全沒什麼不可以,特別是他擔任揚州刺史這兩年多來,蘇杭揚等起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每年,往朝廷中所交的賦稅都是最高的,每年,都開墾新增良田多達萬畝,並且,將揚州境內的官道,郵驛,也整治的格外好,交通順暢,就連做生意的商人,也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哩……
4……趙大人清正廉潔,他雖然貴為皇親國戚,可是卻絲毫不以這個身份居功自傲,不貪不腐,愛民如子,這一點我相信,諸位應該都沒有什麼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