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長安刺史張天佑奏報的,西域的大宛國,有一支商隊來到了長安城,為首的頭領,帶來了大宛國的國書,可是,國書之字,無人能識,並請聖上裁奪。
楊廣將那本來自西域的國書攤開,放在了桌子上。
一本已經卷起毛邊的羊皮卷。
接著。
楊廣又看了看站在玉階下,雙手交疊胸前,嘰哩哇啦朝他致意的大宛國使者。
極為難得的是,這個大宛國使者,雖然語言生硬,可是,他居然會說漢話,看來,必定是他經常與大隋朝來往貿易。
楊廣隱隱約約似乎記得一點點,據說,東漢時,大宛似乎曾經一度臣服於莎車。
後來,至西晉太康六年285),漢武帝使楊顥拜其王藍庾為大宛王。後來,藍庾卒,其子摩之立,並遣使者上貢汗血馬。
南北朝後,大宛為昭武九姓統治,史稱破洛那﹑鈸汗﹑鈸汗那等。
唐代稱其為寧遠國,或拔汗那……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楊廣也不敢說記的一定對。
不過。
此時,當他看到高鼻藍眼的大宛使者時,楊廣認為,此人,倒很像現在的中亞與西歐某些國家的人種。
與大宛使者一同來的,還有長安刺史張天佑特別安排的一個嚮導,該向導精通漢話與大宛話,是個人才,張天佑認為此人很重要,所以,一併帶到了金殿上。
楊廣命嚮導翻譯一下羊皮卷。
翻譯過後,原來,也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無非就是大宛國王聽說大隋朝新皇帝登基,特派使者前來祝賀,隨行有珠寶若干,馬匹若干云云。
楊廣挺高興。
命重賞來使。
楊廣想起,大宛國那些山地國家,產的馬匹不錯。
他正想著,從哪裡弄一些良種馬來,雜交一下本地的土馬,看看能不能出現一些混血的良駒,今見大宛國居然有馬匹贈送,確實挺高興,雖然數量太少,不過聊勝於無而已,可以是個不錯的彩頭。
不錯。
楊廣想起了他的騎兵計劃,要想建設一支好的騎兵,既要有好的馬匹,也要打造適合騎兵使用的彎刀,弓箭,這些東西,都必須儘快列入發展日程。
……
……
散朝後,楊廣在文思殿,接見了工部尚書宇文愷。
他大致瞭解了一下工部旗下的那些生產甲冑,兵器等作坊的產量、規格、檔次等方面的問題,並瞭解了一下工部的具體困難。
楊廣強調,有困難就直說,不必報喜不報憂。
辦事老成的宇文愷就說,打造最缺一樣東西——鐵。
鐵。
是啊。
這個東西,可是直接跟戰鬥力掛鉤的。
喜歡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請大家收藏:()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